自我反思,你究竟是不是拖延症患者?

2018-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不要西红柿

现在很多人都有一种”病“,这种病多体现在年轻的群体中,发病率较广,没有年龄的限制,跟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现在发病率非常高的,那么究竟是什么病症呢?

没错,这种叫做:”拖延症”的病症,在现在的群体中,尤其是很多年轻的群体中,发病表现是非常高的,有些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病症,有的人意识不到自己的病症,那么拖延症究竟是怎样的呢?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对自己说还有不少时间呢,晚一点在做也没关系,不要太着急了。

转眼已经12点多了,作业一个字没读,然后懊悔地去睡觉,明天起来却依旧如此。

立志夏天到来之前要每天锻炼1小时,瘦掉20斤,做好了计划表,报了健身课。

结果夏天都快过去了,健身课去过3次,计划表还在,体重仍然原地打转。

于是再次下定决心,冬天到来之前再瘦成一道闪电。

每次都是到考试的前一晚才匆匆忙忙的拿起书来认真的看。

你有没有这些情况呢?

有的人会问,拖延症真的是一种病吗?我是真的得病了吗?

简·诺克在《拖延心理学》中说:拖延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拖延症就是你对时间或者其他事情的一种逃避,不想这么快就面对它,那么办法就是拖延,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再做也不迟,反正事情就在那里,也不会自己跑掉。

拖延症不算是一种病,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拖延的人,往往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拖延;为了掩盖拖延这一事实,也为了减轻内心的不安和负罪感,还会为自己找出许多借口,为了证明自己的拖延是合理的,以此来说服自己。

拖延症的危害

1、怀疑自己

因为拖延常常会使得我们需要做的任务不能很好的按时完成,长期下去,会让人开始认为自己有身体的疾病,而且对内心也会有影响,慢慢的越来越不自信,从而对自己各方面产生怀疑。

2、精神萎靡

没精神的意思不是说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精神上的消极、懈怠,难以对事务提起兴趣或是有兴趣也不能尽情的去培养、感受。

3、变得自我

大多数拖延症的人并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拖延,而是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才会拖延,不能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要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4、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

由于拖延,自己的许多想法及观点都不能得到印证,自己也不会被周边的人们认可,总是没有自信动手开始行动,最终沦为空想派,并为此煎熬不已。

6、增加忧虑

一般拖延症的患者总是把所有的事情放在最后才做,这些人会让自己处于忧虑之中,担心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完不成,从而增加了精神的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拖延症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患病表现,已经有很多人身患拖延病症却不自知。西游记里师徒四人去取西经,如果一直拖到数不清的第二天才启程,那么多久才能取到呢?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沙拉游记感受一下轻食生活,总会有那么一个小伙伴一直在半路上,就是最晚到的那一个。

拖延症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是很多人不愿意去改变,那么就会变成一个拖延症的奴隶,让自己过的越来越累,最后质疑自己。

脱离拖延症,从现在开始,让自己过的更加的轻松一点,按时睡觉、及时完成工作、走进沙拉游记享受美食,规划一次出游,这都是很好的改变机会。

让自己变成一个积极阳光的人,然后大声对拖延症说拜拜!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