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术语
-
表外:
所谓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表外业务的共通点就是银行不提供资金,未形成实际的资产和实际的负债,是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利用专业能力和渠道当中介,收服务费,相当于企业的核心功能外包)表外业务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表外业务收取的手续费都是要计入表内的,会影响当期损益。表外业务有一部分确实在一定时期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就从表外走到表内了。
为什么银行要做表外业务:监管宽松、风险小、有钱赚。 -
社会融资规模:
实体经济(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包含4部分。
1、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
2、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3、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
4、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和贷款公司贷款。 -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构成: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指标:人民币贷款(短期、长期、票据融资)、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其他融资工具。
2018年8月,讲地方政府专用债券纳入统计口径,讲“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其他融资项。
范围比M2要广。 -
票据融资:
票据融资,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是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品交易而向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票据一经贴现便归贴现银行所有,贴现银行到期可凭票直接向承兑银行收取票款。
票据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现已成为资金融通和结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国内,银行承兑汇票银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商票被广泛使用,是买方向卖方进行支付的一种常用方式。过去,票据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得到了充分运用和强调,近年来,票据的融资功能也日益被企业和银行所推崇。 -
委托贷款
公司或个人委托金融机构替自己放贷,收贷。 -
信托贷款
信托机构:信托机构是指从事信托业务,充当受托人受托人的法人机构。信托机构的性质是主要从事信托业务,在信托业务中充当受托人的法人金融机构。
近些年增长比较快,是因为我国总储蓄率高,许多个人和企业有庞大的理财需求,而实体经济有存在旺盛的融资需求。 -
企业债券
包括企业债、超短期融资债、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资产支持票据、公司债、可转债、可分离可转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目前银行间市场是上述大部分券种的主要发行和交易场所。特别重要的是因为银行是购买企业债券的主体,所以也可以创造新的货币。 -
资产支持债券
最大区别:资产支持证券一般债券不同,资产支持证券不是对某一经营实体的利益要求权,而是对基础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和剩余权益的要求权,是一种以资产信用 -
贷款核销
核销呆账是用利润来核销的,因此会减少银行当年的收益,但是一般银监局对银行又有不良贷款率的指标要求,因此各家银行必须综合考虑利润和不良指标,来决定是否进行核销 。目前政策下,不良记录是不允许消除的,消除的唯一途径是经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申诉,如核查属实即可消除 -
非标
非标的最早定义来源于银监会在13年3月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文),其中首次提出非标债权是“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待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