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想法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撕傅,要撕逼么?

2016-07-30  本文已影响189人  俗人杂文


一言不合就开撕

01

撕逼,一个不知何时火起来的词,如今竟以燎原之势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明星草根一起撕,祖国山河一片红。

原来人们说吵架,但是网上的互喷似乎又缺少大嗓门的声音;打架呢,又没有动手。于是“撕逼”这个词就火了——撕,让事物裂开的快感(类比男人撕丝袜)。撕逼——既表达了争吵的含义,又隐约听到了键盘侠们哒哒哒的键盘声,岂不美哉!

一个新词的流行,往往会让人们跃跃欲试,提着性子去用它。前些年流行“给力”“玩得嗨”,人们都挂在嘴边,甚至走上了春晚。可是“撕逼”这个词似乎上不了大雅之堂——试想,董卿跟朱军说:“来撕逼啊!”……

咳咳,画风有些辣眼睛。

然而百姓生活有压力,姨妈难免气不顺。于是乎,撕逼,一根导火线,拉开了骂战的序幕。

02

正是互联网的出现,让“撕逼”有了无限可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先有粉丝手撕陈赫,后有陈冠希怒喷林志玲;上有崔永元挂农大大学生,下有联大首医军训“偷窥门”。口水充斥着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淹没了太多理性的声音,好不热闹!

甚至出了一款叫TOPIC的专门撕逼的软件。

呜呼哀哉!为什么撕逼之风如此盛行?

不久前看了一个采访郭德纲的短视频,郭讲得好:“因为现在互联网都是匿名,匿名他说什么不用承担责任,无所畏惧。你不信让他骂之前把名字电话,家住哪老婆是谁都写上试试?保证天下太平。”

不实名,是撕逼盛行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更重要的,在我看来,是世事浮躁,人心惶惶。心中有怨气、戾气无处发泄,选择撕逼这样一种廉价的方式发泄出来。

撕逼的人多了,也自然生出相关产业——撕傅,也可以类比水军。还有一种人,专门去大V下面骂战,借此大涨黑粉,等到粉丝达到数量了,把名片一改,开始做起了推荐股票的买卖,谁也不记得他之前是干什么的。

撕逼的最后,发现只剩下两类人,一类是一线“愤战”的傻子,一类是幕后观战的投机者。

有空撕逼,不如提升自己

03

撕逼的人这么多,也催生出一门学问——撕逼学。

去百度一下你就会发现,无论是贴吧还是知乎,都有很多有关“如何正确撕逼”,“如何撕逼占上风”,“如何优雅地撕逼”之类的文章。

我大致总结了一下,大概有这么三个要点:小号、证据、气势。

用小号,相当于有了免责声明,说话便可以肆无忌惮;有证据,则为自己的撕逼洗白,我是在严肃地讨论问题;当然最后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就剩下气势了。这就好比打群架,人数多的甩甩镐把子,人少的那群人有没有理都可以自行退散了。

这么一分析,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什么优雅地撕逼,理性地撕逼,到头来比的都是气势。谁在理,谁真相都没那么重要。

这样的话,花这么大的时间和精力,又搞小号又截图的,最终除了泄愤,有什么意义呢?

04

如果这个世界强奸无罪了,你最想强奸谁?

唉呀妈呀,赶紧躲起来啊,还不知道多少人想强奸我呢!

类比这个小笑话,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如果这个世界撕逼无罪,你最想撕谁?

答案是,你最好先匿。

这不是胆小怕事,而是你应该把时间、精力和智商用在该用的地方。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知道,不管你文章写得好坏,只要在网络上一经发表,文章稍有名气,定会有人在下面开喷。你理性的回应不会换来他任何的理解,只会让他觉得被回复很满足。所以,最正确的做法不是去撕逼,而是不理睬,坚持把文章写得更好。

所以,你有空去撕逼,倒不如好好提升自己。大家都在撕逼,如何把自己变得牛逼,才是王道。

后记

“嘿,撕逼么?”

“哦,谢谢撕傅,我不撕。”

“来撕吧,十元包爽。”

我默默掏出了一张粉红的软妹币,从中间“嚓”地撕开,塞进了撕傅的手里。

END

文|阿宇

版权所有,转载请简信联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