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国留学的思考
当下有点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想到送孩子出国留学,无非是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朦胧间自己也有把儿子送去美国留学的想法,但也有很多不清楚不明白还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一直没有主动去咨询。上周五参加了一个高中生去美留学的招生说明会,主持会议的工作人员为家长们描绘了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好像送去美国孩子就会有更好的未来,这对家长们是个不小的诱惑。
会后家长们也有很多问题,到底该不该送孩子出去?什么时候送出去合适?出去了孩子不回来怎么办?等等一大堆的问题。回家百度搜索,也咨询了把女儿从初中就送去美国,今年如愿在美国上大学的表姐,最终决定儿子高中三年先不出去读。
一、该不该送孩子去美国留学?
我觉得这首先取决于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有中国传统的人,那自不在讨论之列。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也能接受一些美国的教育,我们首先还是应该了解美国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差异,了解之后取舍自然明了。
1.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首先在于两国初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
中国初等教育将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考出高分看成首要目标;而在美国,初等教育的目: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理性讨论。
我们的中小学缺乏批判性的训练,其实对社会造成的损害不仅是不互相批评,而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一批评起来就没有理智。这也是美国中小学批评和讨论时,为何一定要教如何理性讨论的原因。
2.对待成绩的态度不同
对中国孩子来说,一份不好的成绩单会使他受到来自各方压力。然而在美国,每个学生年终的成绩单是私人的物品。家长方面也不会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分数在大人心中比能力要差得远,而中国大部分学生的目的是"拿高分"。
3. 两国知识观存在差异:
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
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和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
4.两国在提供给学生的环境上不同:
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研究方法的能力。
而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能做学问的相互脱节的两阶段。
5.两国课程设置不同
比如关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在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只有英语一种(除专业外)。这是教育系统为全体学生做的统一选择。
而在美国,学生选择外语的范围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语,法语,拉丁语等。还有在美国不用教材的课是存在的,他们通常叫做"家庭生活"课,.
课程内容包括缝纫,烹饪和增强自信心等等.他教给学生的是书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是作为一个人或者生活的必需,他教给学生如何生活。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美国历史教学有较细化的学科结构分层,关注学生对学科结构的理解,重视对历史学科方法、历史认知的反思,着眼于学生应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与灵活性。相对于我们的背历史有很大不同,也是很多孩子一开始学习方式不适应的一个重点。
6.教育模式和高考制度不同:中国的启发式教育存在着一个弊端,就是其实一直到某一个问题的答案通过老师诱导学生,使他们找到"唯一的答案"。
在美国学校的教学法,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教师一致的正确答案外,还给与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去探索教师和学生都未知但却客观存在着的潜在答案。
在中国,除了少数人才不用看"高考"分数外,其余的均以"高考"成绩为录取入学的最重要的唯一标准。但在美国学生年年都参加各类考试中的至少一种考试,一次失手,情有可言;两次失手,也可以理解……因此,这些考试成绩就可作为非常重要的录取入学考量标准。
7.学习负担不同:美国几乎每周都会放一天假.但在中国,周末可能被无情占有,就连绚丽多彩的假日也会因繁重的作业的充斥而黯然失色。
8.家庭教育不同:
1)美国教育小时管得严,美国父母会立下许多规矩,而孩子越大管得越松;中国父母恰恰相反,小时候百般溺爱,长大处处限制,甚至连大学专业,恋爱都横加干涉。
2)美国教育注重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这个教育差别使得美国孩子比中国更具自立性。
其实教育的核心并不完全是学校,家庭教育也是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更多的是父母本身。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教育制度下也出了很多傅园慧之类的孩子,那就是父母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结果。各国的教育差异都存在,各有所长,关键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因材施教。
二何时出国留学好?
年龄太小不宜出国,原因在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家庭的关系,和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密切相关,与家庭分离对他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温暖对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家长能忍受孤独不受影响,不代表孩子可以,尤其是年龄太小的孩子。当然如果能陪读将是最好的选择。
即便是上了高中的孩子,如果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不好也不宜送出去。因为美国教学主要在学而非教,老师只是介绍入门,剩下全靠学生自己钻研,而学生学不学老师是不会管的。如果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差的孩子送走后,很可能成绩不理想而自暴自弃,就达不到当初送孩子留学的目的。
大学出去相对会稳定一些,因为此时孩子世界观、价值观基本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如果差,大学校园各种诱惑也特别多,酒精、毒品、性等暗地里都常见,很多孩子不小心卷进去,甚至走上不归路,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不论孩子处在哪个阶段,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看孩子是否有完成学业的潜质而定。
三、孩子读完书不回来怎么办?
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大多数的中国人现在就这么一个孩子,将来孩子如果不回来怎么办?你现在既然选择送孩子出去,就得有这种心理准备,身边有太多的父母正在面对已经发生的事实。如果你能承受这样的结局,为孩子适应那边的社会那自然去的越早越好。而想让孩子出去学学英语,接受另外一种教育,或学习先进的技术最终还回来,那最好晚点送。一位台湾老教授曾跟我说过,台湾这些年把孩子送去美国的太多了,大学之前就送走的基本不回来了,他们被称为“香蕉人”,因为皮肤是黄的,心是白的。到了那种程度其实再让孩子回来他也确实不容易适应我们的社会环境,并且也缺乏本土校友资源,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以上说了这么多,归纳起来就是说,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宁肯保守一点,也不要盲目跟风。因为一旦送出去,孩子必须独自面对各种我们想象不到的压力,而我们远在国内,能帮到孩子的太少。为了孩子能健康平安的成长,家长一定要慎重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