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 郑子家告赵宣子(四)
昨天我们讲到,晋国带着一众小弟在郑国的地盘上开大会,却对郑国这个东道主置之不理,实在是太不给面子。
你在我的地方开Party,却不带我,这是非常严重的藐视。就算郑国再没有尊严,也不能如此肆意践踏啊!
更何况,此次会盟还有其它比郑国还小的小国,这让郑国情何以堪,将来这些小国又怎会把郑国放在眼里。
晋国这是要把郑国踩在脚底下,让郑国卑微在尘埃里,永远抬不起头。
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郑国将何去何从。但无论怎样,也不能坐以待毙,所以郑国要反抗,要为自己据理力争。
但,如果和晋国硬碰硬,没那个实力,把大哥惹毛了,直接给你灭了。
如果服软,没啥用,更加实锤了你卑微的角色。
这时,郑国大夫郑子家想出一个好点子,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他让使臣带封信给晋国的执政大臣赵宣子。
我们看看郑子家在信中是怎么说的:
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
我国国君即位的第三年,邀请蔡侯和他一起去侍奉你们的国君襄公。
当年九月,蔡侯就来到我国,准备跟我们储君一起去贵国,可是,我国因为侯宣多的祸乱,国君因此不能和蔡侯一起朝见你们的国君。
十一月,侯宣多的乱事稍稍平定之后,我国国君就和蔡侯一起在晋国的百官面前,朝见了你们的国君。
这里的蔡侯,指的是蔡国的蔡庄侯。之前在《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中,我们提到过一个淘气的蔡姬,她和齐桓公乘船游玩,却非常地活泼好动,在船上跳来跳去,把年迈的齐桓公吓得够呛,一气之下,齐桓公便把蔡姬送回了娘家。
蔡姬的娘家就是蔡国,她的哥哥就是蔡庄侯的老爸,论辈份,蔡庄侯还得管蔡姬叫声姑姑。
那么,郑子家为什么要提邀请蔡庄侯的事呢?
因为,在春秋时期,蔡国也很特殊,它也是小国,与郑国的处境相差无几,但有一点,蔡国的地理位置不像郑国那么尴尬,它主要是与楚国接壤,并依附于楚国。
但它也有脱离楚国的时候,在霸主晋文公时期,晋楚之间爆发了城濮之战,最终晋国大胜。
而那些原本与楚国结盟的小国,便见风使舵,纷纷跑去抱晋国的大腿了。
这其中,就包括蔡国、陈国等,在之后的几年里,蔡、陈等国也一直是晋国的同盟国。
然,好景不长,五年后,晋文公去世了,他的儿子晋襄公即位。
要想了解晋襄公必定绕不过那场著名的崤山之战。
在崤山之战中,晋襄公身著丧服亲自督战,晋国将士个个奋勇杀敌,最终大获全胜。而秦军被全部歼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
这场战役是秦、晋两国根本战略利益冲突的结果。从此,秦国东进中原之路被晋国扼制,而这一战也标志着秦晋两国关系由友好转为世仇。
而此时呢,见晋国国丧,新君刚刚即位,楚国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于是楚国发动大军收服了蔡国和陈国,就这样蔡陈两国又回到了楚国的怀抱。
但晋献公也绝非等闲之辈,楚国刚刚拿下蔡陈两国,晋献公立刻就去攻打蔡国了,而楚国呢,赶忙前来救援,于是就爆发了一场大战。
这场战争最终打了个平手,但是,在这场战役中,晋国略施小计,除掉了楚国的最高执政官,而晋襄公的声望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二年,郑穆公邀请蔡庄侯一起去晋国。
当时,是郑穆公执政的第三年,他们原本是计划九月一起去晋国,可是,就在这个节点,郑国发生了侯宣多之乱,他们去晋国的计划便终止了。
那么,侯宣多之乱又是怎么回事呢?
侯宣多是郑国大夫,其家族是郑国旺族。
在之前学习的那篇《烛之武退秦师》中,也就是秦晋围郑的那年,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退了秦军,而晋文公的退兵条件则是让郑文公立公子兰为太子。
当初,为了让郑穆公上位,侯宣多出了不少力,当公子兰成功即位后,侯宣多就有点小人得志,以功臣自居,且居功自傲,开始犯上作乱,这就是侯宣多之乱。
晋国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这次祸乱。
之后,郑穆公马上就和蔡庄侯一起去了晋国,见了晋襄公。
综上所述,就是郑子家这篇照会上所述的第一件事。
通过这件事,郑国是想说明,我们郑国侍奉晋国一直都很用心、竭力,且为晋国办了不少事,你看蔡候不是被我们从楚国那边拉拢过来去朝见您了嘛!
接下来,郑子家又说了好几件事,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