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路上高中教育随笔我的教育世界

说是没来晚,其实还是晚了

2021-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雪后山

今天早上7点,高三学生返校上课。按照学校行政值班8点到位的要求,今天值班的我,7:50到达学校,然而却被认为迟到了。

有的说:你来的可真是时候,校长替你把活儿干完了。

有的说:我以为又是校长让你在家多休息一会儿,所以你又来晚了。

尽管这些议论并非恶意,还带有开玩笑的性质,但是,却犹如一颗颗石子,在我心里荡起了波澜。

好吧,今天确实是校长和我一起值班。恐怕正是如此,我提前十分钟到来,反而显得是来晚了。

其实,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并没有来晚,只是和那些积极表现自己的人相比,我真没有他们来的早。

这让我想起来8年前刚到这所学校的时候,当时我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到学校了,然后陪着学生一起读书。

没想到我的积极,当时却引发了很多人的各种不满。后来我才知道,学校要求班主任7:10到班即可,而我过早的到来,把别人衬托的非常落后。尤其是当学校领导对我的行为表示肯定时,更会让人反感。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可惜当时的我,没有这样的认识和觉悟,只是简单的认为,高中生的时间是那么的宝贵,作为班主任,应该引导他们好好利用。

何况,我早点来,只是延续了在之前单位的习惯罢了。没有表现自己的意思,更没有伤害别人的企图。

但是,问题是,你不这样想,不代表别人不会这样想。

后来,那届学生毕业时,我们班取得了颇为出彩的成绩,要不然学校将无法完成教育局分配的高考任务,很多老师也因此而拿到了丰厚的高考奖。

不过,很多人并没有在意我们班的成绩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反而铭记了我的积极给他们造成的伤害。

后来,我才明白,他们并没有错,他们的心理是正常人性的展现。

于是,我也明白了,做事时,不能只奔着目的去,还必须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意别人的感受,事关自己的目的能否实现,也关系着,事情做了能否得到应有的评价,否则,就容易出力不讨好。

也正是那段经历,让我逐渐收起了锋芒,甚至收敛了以前凡是都要争第一的劲头。

如今,我觉得当个第二挺好。第二,依然优秀,并且不用承担过于冒尖的风险。

而今天我的“来晚”,再次遭到议论,其实是因为我的身份变了。我不再是一位普通的班主任,而是一位中层干部。

我应该有相应的觉悟,至少做到急校长之所急,平时我也是这样做的。那么,为什么今天校长都已经来了,我反而没有到?

是啊,我确实是没有及早赶来,那是因为我最近实在是太累了,不是一般的身心憔悴。

本学期我承担三个高二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每周正课15节,晚自习6节。

课不是很多,会议却不少。每周的班主任会,教研活动,行政办公会,一个都不能少,这些一般得占用七节课时间。

如今学校要求越来越严,学科要成绩,班级管理要一本。作为高二文科重点班的班主任,随着高考的临近,压力与日俱增。

每天早出晚归,我心里一直琢磨的,主要是如何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成绩。

每周至少三个晚上,我10:20左右离开学校。因为负责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只有当学生们安稳入睡了,我才能安心的回家,而到家一般是10:50。第二天早上6点就得起床,急匆匆赶往学校。

可以说,我一个人承担了至少两个人正常的工作量。与此同时,上有老下有小的我,自然而然是家里的脊梁,我必须照顾我的家人。

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我也用来陪伴孩子和家人了。这可是我一天当中,仅有的自由时间啊。

而昨天周六,母亲想回老家看看,妻子想回娘家瞅瞅。难得的周六,难得有闲暇。

于是,昨天一天四个多小时我都是在路上开着车。到晚上,已经疲惫不堪。哄孩子玩儿的时候,差点被孩子哄睡。

理由是有的,但是,事实是别人认为我偷懒了。这种心情我是理解的,有这种想法也不奇怪,毕竟大家对“干部”的要求本来就比普通老师高一些。

何况,他们的评价,对我也是一种能够引发思考的触动,让我有机会去思考怎样成为更好的自己。

怎么办?平常心对待,以后尽量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的关系,不给自己找借口,尽可能不给被人否认自己的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