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趣读丨宝宝不肯上幼儿园,就陪他读 Owl Babies
“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
“妈妈,你陪我一起去教室吧。”
“为什么要上学,妈妈你不想要我了吗?”
......
相信家长们在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时,都碰见过这些问题。
从迟迟不肯出家门口时的“抗议”,到入园时的大哭大闹......也许家长都会觉得,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是不听话,想要留在家里玩的表现。
但其实背后,也许是孩子的「分离焦虑」导致的哦!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亲人分离从而表现出的不安、恐惧和戒备的反应。分离焦虑一般起源于6~8个月,高峰期会在14~18个月,之后情况会逐渐下降。
别看分离焦虑给家长带来各种棘手的难题,它可是孩子情绪能力发展过程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亲子依恋关系建立下的必经阶段。
这时候,家长不妨通过陪孩子读相关的绘本,同时通过一些有趣的互动,引导孩子认识并缓解分离焦虑的反应。
▼
本期绘本趣读,我们邀请到Grace妈妈,给我们分享一本和分离焦虑有关的绘本Owl Babies。
《绘本趣读》| Owl Babies
本期分享嘉宾:Grace妈妈
Hi!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我是Grace妈妈。今天和大家一起来读这本,廖彩杏书单中的经典绘本Owl Babies(猫头鹰宝宝)。
读故事之前,建议爸爸妈妈先从封面开始阅读。除了关注封面上的图画,绘本的作、绘者和出版社信息,建议都可以作为一种拓展,介绍给孩子。
这本书推荐阅读年龄是4-8岁,但是我认为只要是孩子准备踏足陌生的环境(幼儿园、小学等),都可以给孩子读读这个故事。
绘本解读
故事主要讲述三个不同年龄的猫头鹰宝宝,当妈妈不在身边时表现出的不同反应。最后在漆黑的森林里勇敢等待,直到妈妈回来。
故事情节简单,却温馨得让人掉眼泪。作为亲子共读的启蒙绘本再合适不过了。
故事中的三只猫头鹰宝宝,代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故事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Suppose she got lost.”said Sarah.
“Or a for got her!”said Percy.
“I want my mommy!”said Bill.
“她可能迷路了”Sarah说。
“没准是被狐狸抓住了!”Percy附和道。
“我要妈妈!”Bill嚷嚷道。
从简单的对话中不难发现这三兄小猫头鹰各自的性格,同时也代表着各年龄阶段的孩子,面对分离的反应。
老大Sarah已经懂事,看起来很有主见,也很有号召力。
老二Percy虽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喜欢去猜想各种可能。
最小的Bill更像是两岁以下的宝贝,对妈妈充满着无限的依恋,分离焦虑表现也最明显。
当然,妈妈最后也回来了。几只小猫头鹰一边喊着妈妈,一边上蹿下跳地走向妈妈。
这一幕实在非常暖萌,让我一下子想起了每天下班走进家门时,孩子开心上前的样子。而我也会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说一句:“宝贝,妈妈回来啦!”。
这也许是这个简单温馨的小故事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家长要学会在细节中,给孩子建立安全感,帮助他们更勇敢去面对这种情绪。
绘本拓展
1、改编童谣
故事读完了,家长不妨可以通过趣味童谣,陪孩子在唱唱跳跳中,重温一遍内容。
下面这首有趣的童谣,家长可以按照“两只老虎”的曲调,陪孩子一起唱哦!
歌曲里单词“who”的发音,和故事里猫头鹰宝宝们的叫声很接近。
这里家长不妨根据下面的提示,换成其他动物的叫声,如Penguin(企鹅),就把“Who”换成“Squawk”。
这样只要一首歌曲,就可和孩子一起唱出各种不同动物的叫声啦!
2、单词游戏
家长还可以利用可爱的猫头鹰宝宝形象,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玩问答游戏。
比如第一张家长可以提问,让孩子指出:Which owl is short?(哪一只猫头鹰宝宝比较矮呢?)
在玩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还可以认知单词,了解反义词的概念。
3、手工活动
除了通过儿歌和游戏,家长还可以陪孩子一起动手做手工,比如用棕色的碎纸,拼贴出猫头鹰的形象。
还可把颜料涂满手掌(这个年龄段的小孩都喜欢这么玩),然后在纸上留下掌印,添上五官,一只生动的猫头鹰就这样完成啦!
读完来自Grace妈妈的绘本分享,这些实用的阅读技巧,你get√了吗?
希望爸爸妈妈能借助这个故事,不仅能帮助孩子缓解这种情绪,还能在共读和拓展中,给孩子一种安全感。
家长别忘了告诉孩子,就算是短暂的分离,孩子也要勇敢面对,因为家长的爱和陪伴,从不曾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