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时代(大学&完结)
大学,对我而言,只是一块跳板,可以帮我脱离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村。
我没有别人的雄心壮志,想着要学会哪些知识,将来要做出怎样一番成就,我的人生一直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这让父亲的期望变得尴尬,他多么希望我像个男人那样叱咤江湖,做出一番成就。
父亲对我的过高期望,首先是想通过我弥补他自身的遗憾。作为一名师范肄业生,他看着多年后他的同学们都做了老师,全家转非吃上了国家粮,他却因缺席大合影和档案上错填的“参军”二字,一辈子被困农村,他内心有深深的不甘。
还有一个原因,是父亲有一本卦书,他从上面看到,我的生辰八字命盘极好,是帅才,三十六岁时会“脱了青衣换红袍”。于是,他像每一个望子成龙的老父亲一样,偷偷在心里把我幻想成英姿飒爽的“穆桂英”。
哪怕我成绩一路滑落,父亲也固执地不改初衷,默默期待转机,期待我再创小学时代的辉煌。可我,离开家乡,脱离了他的掌控后,就像出笼的鸟儿,朝着他期待的背立面飞远了。
刚进大学不到半年我就恋爱了,这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也惊爆了很多同学的眼球。当我把我跟高中王同学恋爱的消息写信跟娟汇报时,她用“晴天霹雳”来形容她当下的心情,还不忘冒着得罪人的风险,一再嘱咐我要“三思后行”。
在高中时,我曾跟女生开玩笑,把王同学归类于班里的丑男之一,排在倒数第二名。那时的他很瘦,穿着不讲究,头上顶着未经打理的自来卷,眼角一大块白斑,整体形象是我不可能多看一眼的类型。
从娟来信的反应可见,王同学当时在女生中的形象有多么不堪,尽管他高考分数比我高了近三十分,比本科录取线也只差了四分,但在闺蜜眼里,他依然没有跟我并肩而立的资格。
三十年后的现在,我成了人老珠黄一无是处的胖老太太,他却凭着自己的幽默风趣和我的全力培养,成了闺蜜心中的“万人迷”,看来她们也成熟了,不再只注重外形,哪怕王同学年轻时满头的大波浪,已经秃成瓢,也没影响他的魅力。
高中两年,我跟王同学唯一的交集,是他找我同桌借一张报纸看时,那份报纸正好在我手里,虽然还没看完,但我还是先人后己,把报纸递给了他。
因为男女生之间这种疏淡的关系,到了大学后,老乡们聚集一起游览大北京时,我才发现老乡中还有高中同班的他。老乡见老乡还两眼泪汪汪呢,何况是同窗共读了两年的亲同学,我们很快就熟络亲近起来,但想让我跟他谈恋爱,那简直像天方夜谭。
彼时,高中好友的哥哥在北师大上大三,他第一次跟我联系,是让我多关心一下正在复读的妹妹,让我不要把初入大学的失望传递给她。看来两年馒头不是白吃的,两年大学更不是白上的,好友哥哥知道每一个刚入大学的学生,都会对自己就读的大学有一段失望期。
再后来,他就频繁地来看我,骑着自行车,从北师大到我们学校,需要奔波四十分钟。我很怕宿舍楼底阿姨喊我的名字,说有人找,却也不得不尴尬又礼貌地陪他绕着学校转圈圈。
三个月后,当高中我们共同的地理老师来北师大进修时,他的弟子们便组织到一起,给老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我们呼呼啦啦一群人,提前到了前门地铁站附近,边玩边等候老师的到来。为了躲避北师大哥哥的关心,我开始刻意地跟在王同学后头,甚至很反常地像铁哥们那样玩笑打闹。
北师大哥哥知难而退了,王同学却从中瞧出了端倪,觉得有机可乘。自此,他制造偶遇,伪造日记,组织小圈子出游,我像个白痴猎物一样,入了他的圈套。可怜单纯的我,才逃离虎口又上了贼船。
缘分真是个奇妙的东西,从各方面硬件比,北师大哥哥都比王同学优秀得多,可我的初恋偏偏在王同学身上萌了芽。
后来,我们一家三口一块分析过原因,闺女嘲笑我,说我在初中那个人生观恋爱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我不幸被琼瑶奶奶的畸形恋爱观蛊惑了,一心想着要把我满腔的爱献给最需要的人,从小没爹家境复杂的王同学,就这么被我选中了。
王同学会耍爱玩,大学期间相当不务正业,到大街上发传单送广告,从学校附近的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批发日用品和明星海报等到各大校园兜售,学习的事根本不放在心上。
我虽然在学习上也不怎么用功,但循规蹈矩的性格发挥了作用,我仍旧本本分分地上课、自习。在我的影响和拖拽下,王同学习惯了跟我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上自习,一起郊游,日子恢复到大多数学生的常态模样。
后来,我总说是我挽救了他,不至于在不学无术的路上越滑越远。而他,总是半真半假嘲笑自己,为了陪美人,过早地放弃了打江山。
那时的大学不像现在这么卷,稍微一用力,就能考一个不错的成绩,所以大学的学习并没有占据我多少精力,那么珍贵的大学时光,被我用一场恋爱挥霍殆尽。
但我又多么幸运,骨子里悲观的我,初中就考虑哪种自杀方式更体面更不痛苦的我,被乐天派王同学影响着,鼓励着,爱护着,一路走到现在。
写在最后: 高考季,触景生情,想起自己当年的高考,想起一些学生时代的过往,想写一篇文,回忆一下自己在考试中遇到的状况,没想到一开头,便刹不住闸,把预想的短小精干的千字文,硬生生写成了老太太又臭又长的裹脚布。
普通的学生生涯,寻常的烟火日子,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经历,写这么长,完全不是我的初衷,但费时费力写的字,又不忍心删掉。真诚感谢朋友的耐心阅读和留评,感恩!
通过对自己学生时代的梳理,更深刻感受到家人的包容和爱。尤其父亲,作为一个不懂教育的农民,他自始至终坚信自己女儿的优秀,找出各种借口包容我在学习上的懈怠。
直到如今,我也没活成父亲期待的样子,反倒因为生活的变故,让父亲替我担心,替我忧虑,为此,我深深地愧疚。希望在父亲的有生之年,我能把自己的日子完全恢复到常态,甚至越过越好,以回报父亲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