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手记(三)
法国人是生活在传统中的现代人,他们把两方面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在法国人的日常用语中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他们称那些“部长”为“陛下的某某部长”,虽然早已不是那样的时代,但法国人讲得依然非常自然。他们吃的那种“蓝干酪”制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虽然从卫生的角度讲是绝对不合格的,但仍然深受喜爱。还有法国人喜欢玩的一种纸牌叫tarot,是中世纪意大利人发明的……他们一直沉浸在历史光环中,至于结果如何并不重要。
法国人的高速火车TGV就是一个面子工程。他们花了重金在沿线建起一座座设计精美的车站。其中里昂附近的一个请了西班牙建筑大师桑迪亚哥·卡尔特拉瓦设计,但是那个车站客流量非常小,很多班TGV经常过门不入,呼啸而过。这里人最多的时候,就是附近的小学老师带着整班的孩子来参观子弹头火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国人还是有着非常传统的帝国风范,面子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虽然坐高铁的人很少,但是在塞纳河上的游船生意却非常好。塞纳河是流经巴黎市中心的法国第二条大河,全长约780公里,流域面积7.8万平方公里。塞纳河的主流源头位于伯克利地区,上游的马恩河和奥布河流域是主要的香槟酒产区。由于河流地势平坦,水流缓慢,非常利于航行。
有一种水上巴士的游轮,买一张票可以坐一整天,随时可以到站上岸,也随时可以再坐上这条线路上的任何一班船,上船地点在巴黎圣母院附近,开到上游的阿拉伯研究中心那里调头,向下一直开到埃菲尔铁塔。游船虽然并不豪华,但小巧舒适,两岸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天气好的时候泛舟塞纳河是很好的享受。
水上巴士顺流而下时会越过塞纳河上的“城市岛”和“圣路易岛”。小岛刚好在巴黎的心脏地带,有十二座桥连接两岸,交通十分方便,所以人们并不会感觉是在岛上。“城市岛”是巴黎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250年,这里已经有了定居的“巴黎西”部落,之后巴黎就有此岛为中心逐渐发展起来。以城市岛西半河右岸部分为第一区顺时针展开了二十个区。沿着塞纳河岸展开的就是一部气息浓郁的巴黎史。
作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给出了一张顺序图可以供参考。“从巴黎的塞纳河段加上游的密特朗图书馆开始,顺流而下,到城市岛和圣路易岛;然后先右岸,再左岸,到协和大桥;再右岸,再左岸,往下顺着走,到法国电视台;再远走‘拉德方斯’的新建筑中心;看完后离开河边,往北去蒙马特高地,最后掉转头去巴黎南面的蒙特巴纳斯,加上一些外围的区域,基本就可以把巴黎的主要地标和标志性建筑物都看了。”如果想要仔仔细细地游巴黎,待两个月都未必看得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