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孩子的教育是现如今家长最热衷的话题,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恨不得上各种早教班,唯恐输在了起跑线让家长悔不当初。
自打我家宝贝出生那天起,我就开始阅读各种教育类的书籍,从微信公众号上的一些教育类碎片化文章开始,慢慢明白只有通过书籍才能知识体系化,于是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类入门类教育书籍开始,到现如今的一些自我提升的书籍,开始明白教育子女其实是父母再次成长的过程,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不足之处,而不是绞尽脑汁去改变子女的不足。
最近看了一本《异类》,这本书谈论的主要是所谓的“异类”成功人士的成功启示。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是什么样的人。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发。
光拥有较高的智商并不能一定给你往后的人生带来益处。书里谈及一个概念叫“实践智力”,就是知道该向什么人说什么话,该在什么时候说,怎样说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获得这种技能的场所是家庭。
书中提到了一个科研小组对三年级学生开展了一项研究,这些学生中有黑人也有白人,有来自富裕家庭的,也有贫穷家庭的。最终选定了12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下20次的走访。你可能会想,这12个家庭肯定有12个教育方法,可事实上,这些家庭中只存在两种教育方式,而这两种方式是通过阶级状况划分的。家庭富裕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一种方式,家庭贫寒的父母对待孩子又是另一种方式。
贫困家庭的家长总是震慑于权威。而中产阶级家长则更能和孩子平起平坐。后者的模式又称作“协同培养”,这一模式倾向于“发掘孩子的天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倒也不是说后者的模式优于前者,而是带来的好处更多,比如,“权利意识”,懂得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懂得如何舒服地和成年人打交道,在必要的时候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贫困家庭的孩子的性格则被认为是“疏离,疑虑和有强迫症”,不知道如何为达到良好愿望制定策略(customize)。
而权利意识能帮助孩子在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最近听吴军的得到专栏《硅谷来信》中谈到一个人应对被陌生人扇耳光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1,、扇回去。2、认怂。3、问清楚原因然后寻找解决方案。在美国,学校针对亚裔的分数比其他族裔的分数高的现象,很多亚裔家长的反应是,多考几分就多考几分吧的认怂态度。而美国人则多数选择第三种方案,属于自己的权利必定去争取。这也是我想传递给我孩子的一个观念。而之前提到的协同培养中,许多中产阶级的家庭甚至鼓励孩子和自己顶嘴,在必要的时候发表自己的意见。而这种方式在现如今很多中国家庭中还并不是主流。接下来我就来谈谈自己对教育的一点想法。
首先,权威式教育的好处相比很直观,孩子听话懂事。我周围的父辈们都会对我说一句,家里要有个“怕的人”。首先持这些想法的人默认你从小不给点孩子颜色,将来就等着孩子给你颜色。这些想法的前提中我并没有看到尊重两个字。
首先说一下我的立场,我是坚决抵制体罚的。我认为家长打孩子一来是无能的表现,二来也能从侧面说明家长的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很差。凡事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过是自我想法正确化罢了,再加上这句话简单易懂又易于执行可谓现学现用还不会忘。教育其实是家长自我的再成长,当家长对孩子出现不耐烦的时候,其实是家长自己的问题而非孩子。
讲个真实的案例,我侄女敏敏在一岁左右会很喜欢扔东西,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敏敏扔勺子,奶奶对孩子说不可以!东西会摔坏!可是对于敏敏来说奶奶这个反应挺有趣,于是就再扔了一次,而奶奶呢,认为这是孩子在考验自己的耐心底线,是一种威胁,于是就啪啪打了两记手心让她长点记性,敏敏哇的哭了,奶奶见孩子一哭更心烦,吼道:“不准哭!!”
一个人对一件事的解读决定其情绪,这就是著名的abc理论。a行为让你产生了b想法随后产生c行为,由此可知,行为的产生来源于想法。如果那个奶奶的想法转而变成这是孙女对于地心引力的一次重大“发现”,奶奶还会生气吗?奶奶便可以换一件不会摔坏的东西让孩子去尝试着“扔”,告诉她这个可以扔,而那个勺子是不可以扔的。
打孩子只会强化该行为本身,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反而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了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认为,有这种行为倾向的家长本身就认为孩子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事。所谓的不乖不听话无非是让家长心烦,给家长添麻烦。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等孩子大一些之后亲子之间因为意见不同可以共同寻找第三种方案从而达成共赢,这样还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性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服从和妥协。我们身边不乏一些遇到挫折怨声载道而不主动寻找解决方案的人,我不知道这是否和服从权威的教育方式有相关性。但我认为家长的思维模式多多少少会“身教”于孩子,毕竟家庭是孩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耳濡目染的场所。
正所谓教育是一生的课题,尤其对于家长自身来说。回到文章的开头,对于起跑线一说,其实是家长们使错了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