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天涯的亲人
一
晚上八点,超市高峰期,源源不断的顾客,涌进超市,平时冷清的各各个货道,都是在挑选商品的顾客。
因为嗓门高,做劲爆价的单品,都是由我自己在吆喝,在超市干久了,脸皮也厚了不少,可以做到对每位顾客都很熟及了似的,毫无违和感跟人家攀谈。也能做到,对个别特殊的顾客,不生气不计较。做服务,我是认真的!
导购老陈,正在和一个看上去五十岁左右的美女顾客聊天,看样子像是熟人,就多瞟了一眼。美女看到我在看她,问,你不认识我?我笑笑,确实没有印象。美女看到我有些疑惑,又说,我俩个还近的很。
迅速在脑子里搜索所有的亲人。也没有长相相似的。突然……
“您是我小爷的女儿?”
对方笑笑,表示确认,说,我也在超市干过,早就认识你,那次我大去老家,我就认出你,只是当时人多,没好意思多说。
虽然当时是客流高峰期,我还是如珠连炮式的说起了关于我知道的小爷的点滴,临了,还要了电话,我知道这个电话号码,也许这一生也不会打!
二
我的爷爷弟兄五个,一个妹妹。我爷排行老大,五九年饿死了四爷。太奶怕小爷的小命难保,在我小爷七岁的时候,太奶把他送给了街上的一户胡姓人家,那家只有一个女儿。我的小爷在胡姓人家里,学会了篾匠的手艺,也就有了谋生的技能。
小爷的养父母是对很开明的夫妇,小爷想家了,可以随时回家看看。
小爷有手艺,又是在街上住,家里的条件,自然比在小山沟里的父母家好些,这其中,小爷应该没少为家里贴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个只要吃不死就可以吃的世道,对于小爷的贴补,我的爷爷应该更努力才是。但是我的爷爷却是个不尽人意的人,好吃好赌,家里可以说是家徒四壁。
成家后的小爷,也育有六个儿女,也算是把那家胡姓人家。传承到人丁兴旺。小爷没日没夜的编篓子、团筐之类的,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小奶是个过日子的人,家里孩子本来也不少,如果小爷再牵挂着老家,那日子就没法过了,小奶要断了小爷的念想。不准小爷再和老家有任何来往。我的小爷心一横说,不让和我娘家人有来往,也不准你和娘家人有来往。
就这样,为了达成协议,我的小爷和小奶。都断了双方娘家人的关系。
中间有近二十多年,小爷和娘家人没有任何的交际,小爷住在街上,也会时常打听老家这几个家庭的情况,有时候就算迎面碰上,也只是点个头打声招呼而已。
08年,父亲从树上摔下来,丢了半条命。正在病中的小爷,终于忍不住了,拖着虚弱的身体,爬上弟弟的六楼,去看他日夜牵挂的侄子——我的父亲,并放下几百块钱。
我第一次见到小爷,也是最后一次。赶上休班,去母亲家看看,小爷由他的儿女们带着,到父亲的小湾。远远的看到一行人下车,还带了些礼物,我问母亲是谁,母亲说,可能是你小爷来了。心里无名激动,这位我从未谋面的亲人。
我随着母亲一起迎了上去,看到一位长者,身型个五官,和父亲太像了,如果不是我的爷爷死的早,倒是怀疑是爷爷在世,眼泪在眼眶的转圈,血浓于水的亲情,就这样毫无征兆的体现出来。
听小爷的女儿讲,小爷已经病危,几天就喊着要来看看,一定要在临走之前看看这个曾经生养他的地方。
小爷回家后不久就与世长辞了。
小爷死后,小爷的儿女们,姓着他们的胡,我们姓着我们金,从此就算相见也不一定相识,血脉相连的亲人,身在咫尺,却各安天涯。
后话
我的爷爷们都死的早,我爷活的最久,也不到四十岁,而我的小爷却活到七十岁左右。我想,小爷泉下有知,也应该感谢他母亲我的太奶当初的英明决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