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六)小学教育和课程

2023-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十三星月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即初等教育,或称基础教育,也叫强制教育,通常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1.小学教育的特点:基础性、义务性、全民性、启蒙性、活动性、全面性

2.学校管理体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课程

3.课程一词始见于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疏《诗经·小雅》是就是用过课程一词

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曾多次用到课程一词

斯宾塞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或学科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4.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等

5.课程类型

根据课程内容固有属性: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根据学生学习要求或课程计划: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任务: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古德莱德课程分类:理想、正式、领悟、实行、经验的课程

6.学科课程的优点

以浓缩的形式归纳人类在各个基本科学领域探索的成果

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7.学科课程的缺点

每一门学科拥有自身相对独立逻辑结构,容易造成学科之间的相互分离

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

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8.必修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历而开发的课程

选修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9.制约课程的因素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性(社会需求)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收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10.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主要理论流派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主张内在奖励,提倡发现法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永恒学科是课程的核心

11.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课程结构:杜威,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存在主义课程理论:奈勒,课程,教材,人文学科

人本主义课程论:罗杰斯,课程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景

12.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优点

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里准备

强调实践活动

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选设计和组织课程

1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课程重点应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