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丝绸之路

2018-12-12  本文已影响21人  翰学菌

老板:税收肯定是要分收物还是要收钱啦。

翰学:老板,我突然感觉被雷劈了。

老板:你被雷劈了?

翰学:是的,我突然想明白了,很多游戏农业是收粮的,商业是收钱的,我们讨论这么久还是回到了原点。

老板:我看你确实被雷劈了,怎么回到原点了,经过我们讨论,你才会更加清晰这个系统怎么策划,我和你分享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新观点,挺有趣的。

翰学:丝绸之路?

老板:是的,说到“丝绸之路”,你是不是想到漫天的黄沙,一条由骆驼带队,驮着丝绸,瓷器穿行过沙漠到达西方的商路?

翰学:是的,是这么个印象。

老板:这个印象很可能是杜撰的,压根就没有这么一条商路。

翰学:为什么这么说?

老板:因为有学者发现在丝绸之路沿线找到任何一枚古罗马的钱币,而古罗马也并没有发现任何中国的丝绸。

翰学:老板,你把我说蒙了。

老板:其实没什么,就是有学者发现这条路出土的丝绸并不是贩卖的商品,而是货币,用丝绸作为支付手段有两个原因,第一,丝绸很轻方便携带和运送,第二,在动荡的西域,丝绸明显比钱币更有价值,可以用来交换,用不掉还可以拿来做衣服。

翰学:这个有点颠覆我的认识,用丝绸做支付?

老板:比如,唐朝前期实行的税收制度叫租庸调。 “租”的意思是给国家交粮;“庸”是为国家服徭役二十天,但也可以用三尺丝绢来顶替;而“调”呢,则是为国家上交丝绢。你看,除了“租”以外,剩下的两种税收形式都可以通过丝绢来实现。所以在古代,丝绸作为支付手段是很正常的,

翰学:明白了,那这些丝绸怎么来的?国家的税收?

老板:是的,西域的经济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支撑不了军队的开销,剩下的边防支出都是需要中央直接供给,这些资金大部分就是用丝绸来支付,中央政府从民间收上来丝绸,再把丝绸当作军饷发给西域士兵,而士兵再用丝绸购买西域当地的口粮、马匹、衣服、鞋子等一系列日用品。

翰学:所以沿途出土的大量丝绸,就是这些军饷咯?

老板:是的,你想,在西域如果想要把生意做大,最好的方式就是和驻军与朝廷打交道。这种与驻军军饷消费和国家大宗采购交易,规模比普遍的个体生意要大得多。更能促进丝绸的传播。

翰学:真有意思。

老板:你想啊,张骞最早去和西域建立联系的时候,根本目的就不是经济交流,而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如果真存在什么重大的经济利益,东汉政府应该像英国这样大量支持民间商队过去西域做生意,但是事实却没有,可见丝绸之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路,决定丝绸之路兴亡的关键,就是中国各朝在西域的驻军以及军需物资的补给。

翰学:那这个和我们的系统有关系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