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真的不想把公司海报发到朋友圈。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一位小伙伴的朋友圈里,突然出现了她公司的各种海报,以及公众号文章,然后过一会儿就会删除,连续半个月都是如此。
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于是私聊问她,朋友圈的那些内容,怎么发完之后又删除了?
她给发来了一个无奈的小表情,然后说:“公司最近出台了一项制度,要求每个人转发公司的海报,还有公众号的文章,不可以设置可见好友,并且把这项工作列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绩效考核当中,如果不转发,就会扣分数,月底拿不到完整的工资,大家都是这样,先发一遍所有人可见,截图发给行政部门,证明自己转发了之后再删掉,重新发一条同事领导可见的内容。”
我又问她,你们公司是想通过员工,全面宣传企业吗?还是最近有重要活动,希望通过你们传播?
她说并不是,老板的原话是,通过这样的做法,让她们认可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增加对企业的忠诚度。
说实话,我也有点无奈,如果这仅仅是一项制度的话,也无可厚非,转也就转了,权当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妄图通过这种强行洗脑的方式,来获取员工对企业的认同,那么对不起,换成是我,宁愿扣钱都不会转发。
我的做法倒不是要对抗这种“无厘头”的制度,因为我朋友圈所发的内容,代表的是我这个人的“圈内形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微商,仅仅是因为他们总是霸屏,然后发一些不知道哪里来的产品吗?这可能是一部分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他们发的朋友圈,多半都是掺杂低劣手段的营销内容,配合上不知道转发了多少次的图片,给人以一种低级的感觉,于是就会不自主的和这些人划清界限,再加上他们总是不停的发送,你就会感觉,他们总是在你耳边说“买吧,快来买吧”,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久了怎么可能不烦?
人们对于自己在朋友圈里的形象,有着非常强烈的认同,即便在现实中的人设,和朋友圈里完全不同,但他们依然愿意尽心尽力的,维护自己的“朋友圈形象”,我在做营销宣传工作的时候,感受特别明显,比如我们做了一个福利活动,确实能够用户带来很大的优惠,转发到朋友圈还有红包返利,但是如果不包装的有趣一点,或者高大上一点,就别指望用户会转发,因为他会思考:这么赤裸裸的要返利,别人会不会认为我是个薅羊毛的人啊?在朋友圈里,我可不是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啊。可现实里,如果有商家做这样一个活动,他可能就立马拉上朋友过来了。
其实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没逃过这个心理魔咒,在我的朋友圈里,也很少发一些关于公司的内容,除非是我觉得很满意的作品,那些没经过我手的,或是按照公司要求做的,只要是我不认同,就肯定不会转发,至于开篇提到的小伙伴,她们公司这种强迫式的行为,不仅难以得到员工的认同,反而会大大增加他们内心的抵触,更别说什么忠诚度了。
再来聊聊企业的这种做法,正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如果这就是工作的一部分,那么这里真的没有讨论的价值,但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员工,是不是有点太不人性化了呢?
老板想要员工认可企业文化,最不可取的,就是强迫的方式,特别是在面对当今的年轻人时,这种做法无异于“逼辞”。
早在1960年的时候,西方有一位管理学的大师,叫麦格雷戈,他曾在自己的著作里提到过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这两种理论代表了两种对人性完全不同的假设:X理论假设,大部分人生来就是懒惰的、不喜欢工作的,只要有机会就会偷懒、逃避;Y理论假设,许多人是很自觉的,他们能依靠自觉性来完成工作,不会刻意的逃避和偷懒。
可悲的是,很多企业的管理,仍旧停留在“X理论”当中,没把员工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他们仍然认为,员工是没有思想的,都是自私而且怠惰的,必须要把工作理念,强制灌输给他们,从而完全忽视了一个人的自律性和自觉性,这样对员工不认同的做法,又怎么可能换来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呢?
说到这里,我想举一个发生在我家里的例子。
几年前,我的舅舅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我姐姐从乡下请了一位阿姨,来伺候我舅舅,当时七大姑八大姨们各种反对,很担心家里没人的时候保姆会糊弄了事,甚至偷拿家里的财物,于是便要在家里安装监控,我姐姐说监控就不要安了,这事就交给她,其他人就不要参与了。
几个月之后,亲戚们去探望舅舅的时候,发现他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很多,身上也特干净,家里收拾的也很规矩,亲戚们就围过来问我姐,你给保姆开了多少工资啊,把舅舅照顾的这么好,我姐说:“只比市面上高了二百块,但是我把这位阿姨当成亲戚们一样对待,经常留她在家里吃饭,给你们买什么,就给这位阿姨带上一份,虽然明面上咱们是在找保姆,可实际上我们要找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职位。”
我非常佩服我姐的智慧,她很清楚,找阿姨来家照顾老人这种事情,实际上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工作,要是想让她很好地完成工作,那就要给她家庭般的信任与情感,如果只是金钱关系,那么我舅舅会得到什么样的照顾,就很难说了。
其实企业并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当员工的觉悟越来越高,再用这些过去的手段来实施管理,作用就会十分的有限,而且一旦作出不当的举动,甚至可能招来员工的反感,上级应当认为下属是有觉悟的,能够受到信任、授权的,这样下属的心中才能形成自我肯定的正向能量,打从心底里认同企业的文化,而不是只做表面的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