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牵

2023-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桉子哥哥

      新课标一出,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说研究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可是不到位的时候就是眼花缭乱,五花八门。

      相信每个语文老师都有一份诗词情结,不论是豪放不羁,还是婉约多情,语文老师总是希望能在自己的课堂开出诗意的花。可是过犹不及。

        这次出来听课,上午是诗词专场,非常期待,渴望在别人的课堂里拾金。第一节课是《主题凝聚巧整合 比照参读悟诗情》,所谓整合就是发现主题内容的共同之处,再进行统一教学,因为我没有尝试过,但是也曾在脑海里盘旋过这项目化教学的点。程老师一袭旗袍,温文尔雅,从她的一举一动一板书中能看出她的文化底蕴雄厚,从她的一言一语一总结感受到她的豪情万丈。名师的厉害在于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于他旷远的教学格局,在于他一脉相承的结构处理。

        程老师选取的《示儿》和《题临安邸》为开场,共通之处太多~~相同的历史背景,相同的爱国情怀,相同生活场景。当然这个共通之处不是程老师总结的,而是教材给的,所以程老师为了丰富课堂加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样将诗人心中的悲愤推向高潮。

        最值得庆幸的是这次课堂的主人是五年级的孩子,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经过了长时间的锤炼,所以可以做到老师指哪打哪。可是课堂三首诗的整合教学,有些在跑马,没有很好循着最厉害的一根线走。

        课堂的开始是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不得不说城市里的孩子能搜集到的资源很丰富,关于诗人关于诗句关于写作背景,可以说资料齐全应有尽有。接下来是读,资料都如此百科,那读肯定更是小菜一碟。于是开头对于古诗诵读,就是那一次的范读。资料汇报完读完一遍,就开始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从孩子们的预习中我感觉这节课老师是来听汇报的而并非点燃思维的火花。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关于设置课堂教学的情境,现在新课标讲究情境教学,于是乎课堂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是老师们忽略了这情境教学应该是基于问题,假期看王崧舟先生的新课标解读,我发现现在的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源于问题,借助情境,归于生活。比如说今天的情境是《长安三万里》是唐朝诗人的天地,程老师今天的情境是要拍摄宋朝的诗人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给出建议。我的短见是这个情境太空太大,孩子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们,如何能勘破那么大的课题。情境还是要从我们的生活起,从小处着眼,从身边着眼,这样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与责任感。

      诗词,古诗词,他的美就在于他的节奏,他的韵味,这节奏与韵味需要读,而且仅仅是课前读是不够的,毕竟所有的工作课前都做好了,那这课堂有何用?一节课,一节成功的课是能看见听见学生的生长,这生长就在于他们的思维他们的读书声。一味地分析讲解失了诗味,也失了课堂的本真。

        其实程老师浑厚的声音真适合带着学生们就静静地去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也能给我们做示范——古诗可以这样教。我们来学习的人可操作的点比高深的理论更重要。

        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充满爱国情怀的课堂,没有人能拒绝柔情似水的老师释放的豪情万丈。所以要想课堂有内容还是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学习与钻研。

        这节课从追光动画开始,由给追光动画提建议结束,可谓是一线牵,保证了结构的完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