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作家们和他们的故事

记录|最近读的书/看的电影/说给自己听的话

2018-08-12  本文已影响64人  高书安
know yourself,何其困难,那么有趣
『你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了让自己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纪德《人间食粮》

亲爱的P,

你有多久,没有对自己说话了?

刚刚看完了电影《love,simon》,记录了一些感受。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起了一些事情,忍不住哭了起来,哭的很难受。鼻子都被鼻涕堵住了。胃也抽得紧紧的,胃疼。还想起了,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爷爷,我在想,如果爷爷在的话,我可不可以讲给他听?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泪又忍不住了。爷爷,我好想你。


1

上面的这段文字,写于两周前的某个凌晨。记录时,算是作为哭泣的悲伤心情的一个出口,后来和朋友聊到这次哭泣,“我以为自己都不会哭了”。越长大越少有机会这样直接表达心中情绪。只能在凌晨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有这样的懦弱、不坚强。

文艺作品,特别是电影,给予我这样的逃离,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出口。断断续续阅读了一周郭强生的《断代》,反反复复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仿佛郭强生写的就是我的故事。还是会盼望自己哪一天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把自己隐藏在文字中,借故事中人的口,说出那些不能说出/没有机会说出的话,给那些遗憾和错过的人听。

2

我的写作和记录,有很多时候是没有规律的,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就要开始写了。要找到一些仪式,让写作记录变成一种习惯。

就像今天早晨,很早醒来,秋天的凉爽开始显现,在kindle上购买了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周五和好友逛书店,聊天时就提到了李娟,想着要买这本书,后来急着去吃饭看电影,没有问店员就着急走了,看完电影逛方所,也忘记了要买李娟的书。离开书店前,发现方所的书籍分类居然有“社会学”和“人类学”这两个板块,对它的喜欢有增加了。上一次的惊讶是寻找“神话”主题的书籍,也是满满的一个书架。站在“社会学”类别前,浏览书名,随意抽出一本《社会学的邀请》,在豆瓣查看《社》的简介和评分时,居然看到了好友的好友魏小帅在豆瓣评论区的推荐,就更果断决定要地买了。

结账之前,确认会员折扣和文创成都APP的折扣可以同时使用,相当于6折,立马又拿了一本尤瓦尔·赫拉利的《今日简史》。离开书店时,把那个页面的截图给好友看,发在了他的微信上。

早晨上卫生间时,翻看手机微信,8月11日,新的鲁迅文学奖颁奖名单公布。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也在散文杂文的获奖者中,另外张执浩的诗集《高原上的小花》也获奖。为他们开心,也为自己的阅读选择庆幸。

当然,其中有一些书籍,特别是报告文学部分的获奖作品,看到题目,就只能呵呵呵了。

(截图一张,自由感受)

感叹一句:文学和政治、文化、经济,在短时间看来还是分不开的啊。不过,真的有生命力的文学,还是得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时间最无情,也最有力。想起一句话:有的作家活在时代中,有的活在时间中。

何大草《春月出山》

“活在时代中的诗人,大多已被淡忘了。活在时间中的诗僧,默默获得了持久性。”——何大草《春月出山》

3

写那些能够活在时间中的作品。

说回李娟,她总是给我很大的力量和动力,特别是对于写作记录的信心。

每年春节回家,在家中院坝下,晒着太阳,读她的作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或者说好玩的游戏,有时,读得哈哈大笑,被从外面回来的母亲看到,会被骂:“这个娃儿看书看傻了”。

有一回,给我的母亲大人讲了书里的故事,她老人家也忍不住笑起来,顺带给我分享了邻居的婶婶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把无绳座机放在背篼里一起背到地里去,放在田埂边等着接电话;李娟的老妈更厉害,做了一个布袋子,把卫星电话装在里面,然后挂在胳膊上,去富蕴县赶集,然后的然后,在街上掏出来接电话,可神气了。

摘自《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李娟《打电话》

每一次阅读李娟,都想要写作记录,像是受到了她的鼓舞,或者说,她成为了我的写作的一条支流的源头。如果今天没有开始阅读电子版的《遥远的向日葵地》,也就没有这篇文字。缘分和说不明白的记忆,就是如此神奇,很庆幸相遇。

推荐你阅读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

《遥远的向日葵地》封面)

好了,我看书去啦。

阅读&愉快。

书安

2018年8月12日10:30

照片中是作家吴忠全 推荐他的公众号中的每月杂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