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认知效率(《跃迁》1)
注:此文章信息源于古典《跃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着各式各样的信息——朋友圈、微博、抖音等等,但是很多都属于二、三甚至四手信息,价值不高,食之无味。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找到知识的源头。知识的源头是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站在知识的源头,功利读书。
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如何鉴别一手信息,提高认知效率。
一手信息属于知识的源头,一般是论文。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行业大牛的最新沟通和思考,通过谈话获得。
二手信息属于忠实转述一手信息,比如通过书籍、演讲等方式,将一手知识转述出去。
二手知识含金量很高,忠实转述,但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如名校的教科书,慕课(MOOC)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中立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的书和文章,如《国富论》、《穷查理宝典》等。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以及在自己公众号发的文章。
三手信息属于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比如根据一手信息的某个知识点进行陈述,但并不完全客观。
三手知识的畅销书,文字已经改成公众可以理解,但因为便于传播,所以加入大量的案例、故事以及不精准的概念。
四手信息属于处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比如大部分里公众号的鸡汤文章,带着个人故事和情绪化,属于四手信息。
看完上述分类,我们是否可以想想,我们在搜集无用信息中花费了多少时间?如果在四手信息中盲实践,我们会得不偿失,这就是认知效率问题。“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辨别和找到知识源头呢?
我们可以跟随知识源头的人,比如订阅得到app里各位牛人的专栏,可能他们相互之间的陈述有不同,但多看几遍、多几个层次、多几个角度,你的效率更高。
我们可以成为知识的源头,当然,这个比较有难度,当然,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演讲和写作,利用“教就是最好的学“,形成更好的输出。
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我们来说说如何读的问题,也就是“功利读书法”。
我们从小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怎么又在玩,没有读书?久而久之,我们就觉得,读书就没错。但我们没有想过,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比“学就好了”更重要。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终身学习者,时间有限,你应该理解此概念“认知效率”:认知收益和时间精力之比。有极强的目的性,学会功利读书法。、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有目标导向、有及时反馈、最近发展区,针对性读书,极其功利少读书。
极其功利地配置资源,根据认知目的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不同的资源。要强忍住买书的欲望,极其功利地分配资源——从自己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认知性阅读、知识性阅读、娱乐性阅读),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不要从第一页读书。通过看目录、看书评(比如豆瓣、亚马逊),看具体章节,选择需求分配读书。找到目标、认知资源以及带着问题读的三个步骤,你可少读75%的书,让你跑赢90%的人。
知道读什么,怎么读,那我们怎么去有效调取知识呢?
这里涉及重要的概念——知识晶体,知识量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就变得不容易磨损,强大非常大,也容易整体提取。
知识量不是重点,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多少知识晶体才是知识提取能力的关键。如果你看了想不起来,张嘴就忘,明明记得但讲不出来,那就证明脑子里没有知识晶体,只有知识豆腐脑。
如果让知识变成知识晶体?有四种常见的知识结构:关联、树状、序列、数据
知识晶体有一种让你关上书本,依然可以叙述的能力。
如何提高认知效率(《跃迁》1)树状机构:体现事物的层级、包含关系。
这是人类知识最常用的结晶,比如常见的SMART法则和发现天赋的SIGN法则。
关联结构:体现事物相互关系
比如典型的四分法,SWOT分析——时间管理的“重要—紧急”四象限
序列关系:体现先后、因果关系
序列关系是一种流程图式的知识机构,用来展现事情的前后、因果和逻辑关系。
数据结构:体现数量差异关系
平时常见的柱状图、饼图、增长曲线等等。
知识晶体萃取工具箱:
1、大量看知识晶体,比如订阅了《超级个体》的用户,每一章节最后都有知识晶体。
2、尝试模仿知识晶体,用自己的记忆画一遍,和别人讲一遍。
3、自己创造知识晶体。
找到知识源头、极其功利地读书、萃取知识晶体,就是提高认知效率的核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