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假象|翻转课堂告诉我的学习之道
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
我们会去做微课,我们将制作好的微课或教学材料通过教学工具/平台下发给我们的学生,
我们期待学生在课外去展开自主学习,期待学生带着学习的收获参与到下一次的课堂中来,
我们自认为在实践的是
翻转课堂
但很快,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为学术大牛们所阐述的翻转课堂的种种魅力,似乎在我的实践中未曾得以体现。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难道广为人知的翻转课堂是个花瓶?
难道学术大牛们研究的翻转课堂是个空中楼阁?
......
当然不是,
只是我们对此存在认知假象而已,即我们所理解的翻转课堂并非真正的翻转课堂!
什么意思?
我们一起来做个测试,现在立刻将你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理解书写下来,形成记录A;
然后,我们在来看一下翻转课堂的前世今生:
1,翻转课堂为什么会产生?
从起源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教师为了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一种新的教学尝试,但没想到的是这种方式被学生所接受,于是在当地引起了一定的社会效应,经由这两位教师的宣传,形成了翻转课堂的雏形,即
课外学习教师的视频课程,课堂当中互动讲解学生困惑点。
这也许是大众对于翻转课堂最直接的认识,可随后基于实践对翻转课堂的升级改造却较少的为大众所知。
2,翻转课堂的发展与升级
2007年,翻转课堂雏形形成,但并未广为流传,原因就在于教师制作视频学习材料的局限。直到可汗学院的成立,用于教学的视频材料变的免费且随意使用,解决了想要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师们制作视频材料的痛点。
当大家都开始实践时,便发现了基于这种视频学习的翻转课堂缺少交互的弱点。
所以,如果你所实践的翻转课堂是基于视频学习的形式展开,只是披上了课外学习,课堂交流的外衣,那么出现效果不佳也在所难免了。
此外,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中还需注意两大限制,四大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弱点,
MOOCs得到了发展,网络在线课程也有了实施的价值,他们分别在学习互动与反馈、学习社交、教学资源利用等层面进行了优化。
如果这个时候,让你写下对翻转课堂的认识,形成记录B。
正是A和B之间存在差距,才导致了我们实践的效果不尽人意。
3,认知假象
这就是认知假象,我们自以为对某事物有着清晰的理解,直到实践之后,才明白所知浅薄。
就像微课一般,
一般的认知是短视频,但是当我们开始实践的时候,会发现...
微课是怎样的短视频呢?
是课程实录的视频剪切版,还是基于某个知识点进行的简短讲解小视频呢?
难道微课等于短视频吗?
....
4,破除认知假象
要破除认知假象,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基于当前认知展开行动,在行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继而形成深刻认知。
就像翻转课堂那般,如果你不展开对此的实践,估计对它的认知永远停留在A的水平线上,
正是因为有了基于实践效果的困惑,我们才开始了重新对于翻转课堂概念的思考,深化认知,站在B的水平上,重新起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学习,说得不是很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