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坚持写作33天,会发生什么?
前几天浏览一个设计网站,看到一个设计师曾经给自己下过这样一个挑战:
坚持33天,每天都对同样的三个字进行不同的字体设计。
33天之后,他总结出了一套字体设计的方法论。
这给了我一些新的启发。唯有持之以恒的积累才会换来一些真正有用的沉淀。
或许这个道理很久以前我们都自认为懂,但很少有人真的这样做了。
在信息时代,我的“积累”经常是急不可耐地把移动端和网页端上的内容放入收藏夹,仿佛那就等于我财富积累的仓库。
我就像一只不断为了冬天而储存粮食的松鼠,勤勤恳恳地搬运着。
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冬天。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涌入,应接不暇,不会有一天树木零落,信息匮乏。
而被我收藏的网页和文章,很少被我再打开过。有时为了找某个信息,偶尔还会去回顾夹子里的内容,结果往往是一阵惊奇:哦,我以前竟然还关注过这些!
当我此刻想要坐在桌前,认真写点什么的时候,我发现大脑一片空白。那些丰富而琐碎的信息流依旧从大脑中飞快地划过,速度让人来不及捕捉,就像我第一次和他们的擦肩而过。
回想起来,拥有手机的这四年来,阅读习惯真的改变了许多。
还在读高中的时候,一切与学习无关的阅读都是被禁止的。我经常在中午跑去书店,看到一瞬间引起共鸣的内容,我会想象自己的眼睛此刻是一台摄像机,我会深深地闭一下眼,仿佛这样,那些文字就可以不再离开我的记忆。
如今我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我在书店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要选哪一本。
我不再把和文字的相遇当成是邂逅,而当我不再珍视的时候,那些相遇便真的成了万千世界中的一次偶然,就像我生活里经过的那些人群,我感知到他们的存在,却叫不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
我曾经将书本的阅读看作是一场深远的,智识上的成长和愉悦,通过阅读我和他人形成了横向的知识共同体,如同一次抱团取暖的相互慰藉。
沉浸在信息流中的时候,我很少有这样的感受,我只觉得焦虑。每每在手机端阅读,都感觉被一种东西所强迫,忍不住想要触摸和滑动,甚至迷恋屏幕快速滑动形成的运动感。
对阅读效率的追求,压制了我的思想和趣味。乃至,缩短了我的记忆时长。
此刻的我,觉得大脑中空无一物。
因此又一个恐惧戛然而生。
我会不会也已经,失去了写作的能力?
也许有些人认为,写作就像计算小学数学一样,是伴随着人语言能力的一项基础能力。
但我认为的写作却远非如此。它不是一个人的自说自话,蓦自呢喃,也不是单纯的记录。它需要区别于生活言语的琐碎庸常,带人到达一个更深沉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之中。
我希求写作是美的,如同电影一样,是生命体验的延伸;我希求它能带我找到生命无意义中的有意义。
因此,我决定开始找寻标题中问题的答案。
只有在创作的时候,我不再与文字擦肩而过,而是四目相对,彼此审视。
强迫自己创作,因为害怕自己突然在阐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时语无伦次。
害怕无趣的侵蚀。
害怕永久陷入速度的快感。
希望这次,能做个算话的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