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泸沽湖畔,和摩梭族姑娘聊聊天
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人,去到很多地方。
有的人最后回来了,而有的人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这是一个新的篇章,带你看看很多地方。
说不定有一个故事就是关于你,或是即将与你有关。
——太森
恍然却觉天在水
我一直深信,一个人在天地间,与一些事情产生密切的关联,再产生深沉的爱,以至到无法割舍,这就是一种宿命。
就像泸沽湖 ,就像摩梭人。
在云南旅游的时候,去了大理、去了丽江,我们决定远离已被商业化的古城,寻找一片净土——泸沽湖。
八个小时的车程,刚开始,导游兴致勃勃地跟大家讲摩梭族的风俗文化,走婚、抠手心、爬花楼、母系氏族之类,大家听的饶有兴趣。
后来,可能因为他对这条线路已经走过无数遍,这样的话也已经重复过无数遍,索然无味,便只是倒头熟睡。我们也经不住漫长的车程,昏昏睡去。
再醒来时,已经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泸沽湖,波光潋滟,看到此情此景,顿时觉得 8 个小时的盘山道是值得的。
车窗外的泸沽湖。
下达景区的停车场,刚一下车,突然四面八方涌进几个当地的小孩。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拉住我的衣角,她的皮肤黝黑,透着高原红,穿得很简陋,晃着手里一篮不太新鲜的苹果,央求我花十块买她三个苹果。
虽然心里有点同情,我还是把她打发走了。
终于来到湖边。每次看到让人心为之一震的风景,总有种想哭的冲动,泸沽湖即是如此。
如一只碧眼镶嵌在群山峻岭中,在微风的吹拂下,湖面荡漾起细小的波纹,忽而一阵蓝,忽而一阵绿,阳光照耀,便又成为波光闪闪的金色。
阳光给湖水镀上了一层金辉。
我们雀跃地上了船,船夫是当地的摩梭族兄妹,他们说,这里的每条船都是由一家人划桨。
水面上漂浮着水性杨花,小小的花瓣洁白纯净,花蕊嫩黄生机,茎长而细,轻浮于水面,随着波浪荡漾。
湖面上漂浮的水性杨花,底下的根茎也清晰可见。
水相对船桨的阻力还是很大的,我试着用木桨划了几下,就没力气了。
可是他们一对兄妹,载着我们七个人的重量,划了将近一小时,居然丝毫不带喘气的。
女人说:“她们打小力气活干多了,也就没感觉了。”
摇船的兄妹俩,他们的皮肤晒得黝黑。
关于摩梭族,印象里便是西游记里的女儿国。
真实的摩梭族是一个母系民族,男女之间实行走婚。
白天,男子在母亲家生活,晚上男子到女方家过夜,所生小孩随母亲姓氏,并由母亲养大。
穿过草海和走婚桥,深入摩梭人的市场,我们来到一个当地人的烧烤摊。摊主是一个 40 岁左右的摩梭族阿姨。
新鲜的食材受铁板加热慢慢膨胀,实在是很诱人。阿姨并不着急,只用小火,慢慢烤出香味,叫我们看着实在是煎熬。
被食材摆满的烧烤摊。
在等待美食的时间里,我们和阿姨聊了起来。
她给我们讲了许多摩梭族的风俗习惯。其中一点,令我印象深刻。
她说:她们在选择伴侣时,不会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经济条件,因为他们不在一起生活,即使一方经济条件更好,另一方也不会受惠。
她还很肯定的跟我们说:“跟汉族人比起来,我们摩梭族夫妻之间是更纯粹的爱情。”
我们饱餐一顿将要离开,阿姨还要在这里接待更多的食客,攒更多的钱。
她告诉我们,她希望自己的女儿考上大学,去大城市里生活,摆脱贫困的生活,摆脱这里女人的命运。
我突然想起刚下车时那个让我卖苹果的小女孩,不知道为什么,我很想花十块钱买三个苹果。
走婚桥上买小玩意儿的摩梭女孩。
来这里的路上,挤在不透气的小巴车上,被晕车的烦闷感觉充满身心。我曾不止一次后悔自己为什么选择路途遥远的泸沽湖。
可是当我站在湖边,看坐在木舟上晒太阳的摩梭人,看湖内几只野鸭在嬉闹着;听锤头敲打木栓的声音,伴着远方传来的音符,在山的脚下有保留着原始的民族。
他们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他们的爱情平凡长久,吸引我到来的那个女儿国,并不只是传说……
为了遇到人生中一些不期而遇的惊喜,我们必须保持等待的耐心。
图片丨网络 编辑丨Qlann
我们无法选择从哪里路过,却可以选择在哪里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