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黑海历险记-(法)凡尔纳
关于本书需要记住的几个知识点:
1.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并将土耳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隔开的海峡。
2.黑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
3.君士坦丁堡和斯居塔里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侧。斯居塔里推测是凡尔纳虚构的城市。
小说梗概:凯拉邦因为不满意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需要十个巴拉的税收政策,决定绕过黑海到对岸。
初看凯拉邦的决定,看到的是固执。凯拉邦做为保守者的代表,后面从对坐火车的抗拒和对烟草的产地的执着,都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且这些想法不为外界的改变而影响。也是因为固执开启了环游黑海的历险,有了后面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很难说,固执中蕴含了多少矫揉造作。
当历险结束,再看则由一人见众生。凯拉邦本身有钱又很闲,因此生活状态最主要的是在乎自己过得是否开心。可以任性地花上八十万的路费来绕过黑海,也不支付让自己不开心的十个巴拉。当凯拉邦是个普通小市民时会怎么样?每天一睁眼想到的是这个月的房贷和车贷还没有还,孩子的兴趣班又要交学费了,超市的米面油可能又要涨价了,得赶快去对岸把买来商品卖掉,赚取家人的生活费。此时,他还会因为十个巴拉而任性的环绕黑海吗?还在温饱线挣扎的小市民,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和财力来选择另外的路径。人生最大的自由可能就是能自由的表明自己不想要什么,有驳常理的道路在他面前显得积极平常。时间从来不说话,但是侧面回答了所有问题,人人都是自己的囚徒。
相比凡尔纳的其他小说,这部偏向正规的游记小说,以介绍黑海周边的国家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为主,中间穿插了凯拉邦一行人奇趣的经历。一度游记的内容也可以是凡尔纳合理虚构而成。这也造成了对凯拉邦一行人的旅程并不在意的第一感觉,将主要经历集中在一边看书,一边百度书中出现的地名,在地图上看这一章中一行人到底走到了哪里,每天走了多少路。此处有一个问题,书中的很多地名都百度不到。或许因为是小国家的小乡村,词条没有介绍,也成了我的阅读盲区。
凯拉邦的旅行路程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段路程是从凯拉邦从君士坦丁堡出发到敖德萨见到阿赫梅,这一段的路程,一行人主要经历了有趣的野外冒险,参考《跟着贝尔去旅行》。在鲜有人涉足的地方总是充满活力。有个疑惑:从路程距离上看,凯拉邦到了敖德萨见到了阿赫梅,为什么不直接往回走,绕过马尔马拉海抵达斯居塔里。应该比从敖德萨出发顺时针绕黑海的路程少了很多。
第二段路程是全员聚集从敖德萨到斯居塔里。这段路上发生的事件汇集了全书大部分的笑点,也看到了所有人的八百个心眼。人物生动在于刻画性格特点。凯拉邦自以为机智的让大家伙不去摸山羊,误导法官的判断。范·密泰恩一方面要想办法拒绝旅行,一方面还要想办法回绝和萨拉布尔的婚礼。萨拉布尔则想办法要和范·密泰恩完成婚礼。萨伐尔用阴谋、阳谋,用尽一切手段阻碍阿赫梅完成婚礼。
这本书也展示了:为什么反派更容易获得观众缘。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目标执着并为之付出努力,同时懂得使用计谋和武力时,这便塑造成了经典的有理想有目标的奋斗形象。字典里没有“放弃”只有“行动”。
最后:如何辨别是不是凡尔纳写得小说,看有没有一个忠心的仆人。虽然这个仆人没什么特别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