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军绿(4)
其实初见时,他的一声“四嫂”惊得让人怀疑是否所遇良人了。
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他那就是——“几近完美”。
他喜欢迷彩鞋,一年四季都不愿在意衣服和鞋搭不搭配。“穿着它踏实,走在泥地还是沙地还是稻田里,都一样舒服”在很多次被他太太从美学眼光唠叨要换鞋,他就很开心地回应着。
也许是受出生地名楼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耳濡目染吧,他父亲是一个好干部,惜英年早逝。尝尽人间疾苦的他很早就懂得换位思考。
爱劳动,爱帮人。有求必应,只要是他力所能及。这让他在军校时就有替生病入院的同学洗内裤之类的事迹。成家立业后,即使在路上车上,见到有老人孩子孕妇有需要他帮助的,总是自然而然搭把手。
他常说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雷锋。每一个自己都无法脱离我们可爱的生活空间独立存在,今天碰巧你帮了我,指不定明天你就需要别人帮一把。这么着你帮我我帮你,就一辈子了 。
“最重要的我感觉,在帮助他人时,自己格外幸福。”“我就会觉得比浑浑噩噩过一天的时候日子过得快很多,踏实得多,饭也吃得香得多”。当他说到“我”的时候,重音加上了停连。
他住过几次医院却不肯让家人告诉亲朋好友,生日也不肯让家里人和朋友同学替他过。“太麻烦,基本添乱,基本扯蛋”于是这么多年,大家只能默默祝福他。
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我结婚的时候,他负责摄录,从早到晚连饭都顾不上吃。扛着略有份量的摄录设备,我爹妈都看不过眼了。“小白,你歇歇歇歇……”“叔叔阿姨,我没事,开心,所有细节都要记录,必须的!哈哈”
他的字体娟秀,在某老师忙着毕业班复习时,有同学让他替老师刻了十一二张的蜡纸。那个条件有限的年代里,他可真不容易哩。可惜没留下一两份试卷做个纪念。那刻蜡纸的指头也一定留下厚厚的茧子了吧。
他骨子里沉浸在“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世界里。即使在接待客人这么简单的事务上,他会亲自踩点,会留意每一张桌每一把椅子的舒适度,有没有什么棱角突出处,会不会让客人有一丁点儿不适感。他就是这么一个严苛的风格。
有人好奇,他会不会觉得很累啊。“习惯成自然”他如果没有反反复复去检查,他就觉得不舒服。人是很奇怪的动物。
此刻他应该在陪伴自己的孙儿吧,那也是一丝不苟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中他乐意奉献自己的所能。
孩子们还没见到他本人就先听到他的声音,带着微醺的语气像对自己也像对孩子们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孩子们不一定能彻底明白其良苦用心,他也不多去解释。
最逗孩子们发笑的是他居然会用家乡话唱许多流行歌曲,听得孩子们偷偷地学“也许(鼠)已没有也许(鼠)”。
崇尚环保的他,即使一枚小小牙签,他也绝不轻易浪费。用餐时常备内含两根牙签小纸片。大家通常只用一根就把整片牙签扔弃了。他却深以为不可肆意挥霍,把没用完的另一根连纸片一起收拾好自用。“一切浪费者皆无耻之徒”。所以与他来往亲密的人员都特别理解他的初衷。
那一抹军绿(4) 那一抹军绿(4)可爱吧,是不是特别希望邂逅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