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你所不知道的“标签”

2018-11-22  本文已影响70人  跑跑变胖的猪

现在是一个个人标签泛滥的时代。有的人为了品牌效应会给自己打上个人标签,比如蔡康永“高情商”的标签。当然我们也热衷于给别人打标签,比如“小鲜肉”。

生活中熟人之间也会不经意的打上一些标签,扣一些帽子。最常见的“马屁精”、“吝啬鬼”之类的。我们单位有个同事春节过后给领导夫人送了一筐橙子,从此之后私底下他就被打上了“马屁精”的标签。

“个人标签”在我们生活中太常见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个人标签”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玩意还有你意想不到的作用?

1

个人标签的背后是“承诺和一致性”原理在作祟。

最近阅读了《影响力》这本书,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是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他先后被威斯康星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授予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学位。在研究影响力这个领域,可以说他是有绝对权威的。

在《影响力》一书中,他提到了一个“承诺和一致性”原理。意思是人一旦做出了某种承诺以后,就会努力使自己言行一致。因为在任何文化中,言行不一都是可耻的。

有一个成语叫做“尾生抱柱”,用于比喻坚守信约。这个典故出自《庄子·盗跖》,意思是有一个叫做尾生的小年轻,他和妹子相约在某座桥下约会。结果妹子没来洪水来了,尾生为了信守约定不肯走,死死地抱住桥柱子,最后淹死了。

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承诺和一致性”原理的案例。

而“个人标签”说到底就是我们对自己做的一种承诺。比如别人给你打上“歌神”的标签,你自己也认可这个标签后就会有意无意的做一些符合这个标签的事情。比如在KTV挑战一些高难度的歌。

2

我们的“个人标签”可能被人利用,促使我们做一些事情。

在加州,政府的工作人员曾经上门请求一条公路路边的居民们签一份保护加州环境的请愿书,居民们当然毫不犹豫地配合工作。两周后,工作人员再次上门,提出在这些居民家门口立一个公示牌,提示谨慎驾车。这个公示牌非常大,几乎挡住了这些居民的家。

这本是不易接受的条件,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居民都同意了。因为在头一次签订“请愿书”的时候,他们给自己许下了“维护加州”的承诺,也就是给自己贴上了一个“加州维护者”的标签。为了和这个标签保持一致,他们都同意了后面这个不太合理的要求。

事实上政府第一次上门签请愿书就是在为第二次做铺垫,他们利用了居民的“承诺和一致性”,先给居民打上标签,后面的事就交给“言行一致”的文化吧。

所以我们要警惕别人,尤其警惕商家利用“个人标签”来对我们洗脑。现在淘宝遍地的“懒人XX”就是利用很多的“懒人”标签来做的一种营销。包括我们现实中找人帮忙前先给对方戴高帽也是一个给对方打标签的过程。利用个人标签来忽悠人是忽悠界的至高境界。

所以,谨慎对待“个人标签”,谨慎对自己下承诺!

3

我们也可以善用“个人标签”来促使自己做一些事情。

大学毕业后我数次尝试再次学习英语,在我现有的六级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至少出国和人谈笑风生的时候没有太大的障碍。

然而从雅思单词到小站雅思再到雅思easy姐,统统都使用了不到二十天就放弃了。后来我用了英语流利说,参加了英语流利说连续21天朋友圈打卡的活动。从此我基本没有再断过英语学习,从开始使用英语流利说到现在3个半月的时间我累计打卡101天。

是什么造成了这其中的区别?因为我妻子告诉我,她闺蜜看到我每天在朋友圈打卡,已经受我影响也开始用英语流利说学习英语了。甚至有一天我一个同事给我当日的打卡点了个赞,然后第二天他也开始打卡了。

他们给我打上了一个“有行动力”的标签,为了不辜负他们,我一直不停的驱使我自己不断的坚持下去。

所以当你有一件事儿想做又缺乏行动力的时候,不妨在朋友圈等社交软件上先给自己打个“标签”,把你立的flag亮出来给大家看看,剩下的就交给“言行一致”吧。

4

“个人标签”不仅是一个人的文化标记,他还可以被用来对人、对自己施加影响力。所以我们要谨慎别人对我们打“标签”,因为他可能别有用心。同时又要善于利用“个人标签”来增加自己的行动力,帮助自己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除了“承诺和一致性”原理,《影响力》一书中还介绍了多种影响力原理以及相关的实践案例,如果你觉得自己“人微言轻”,觉得自己需要提高自己的个人影响力,不妨看看《影响力》这本书,我相信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