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阅读推荐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国培记事】10结识最美的同伴

2019-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杺洳址嗨

感谢国培,遇见最美!

人生就像是一段旅行,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与每一个美丽景色,都有可能成为一生中难忘的风景。

尽管有诸多的困扰与烦恼,但我还是毅然地收拾好行囊,带着一份憧憬,带着几许期待,踏上了国培之路。这一路,我与书为伴,尝试让文字去荡涤浮躁,努为让阅读去净化心灵。郑英老师把“教育,向美而生”当作自己人生最高的境界,那此时此刻的我呢,其实也有一种向往,那就是“国培,向美而行”。

感谢国培,让我结识最美的同伴!

如果不是国培,我想:有的人似乎永远都没有可能结识。譬如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任强教授,又如淮北第二实验小学的丁延栋老师,还如年纪轻轻就登上国培讲坛的于明月老师、耿雪老师,更如徐维维、徐悦悦、王群慧等一直跟随着我们一同学习并为我们竭诚服务的研究生们……

或许正因为如此吧,开班典礼上,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强教授就在建立班集体、建设小组和选举班委上花了大力气,做了真工夫。尽管看起来,过程比较漫长,但是,在这种反复的交流对话过程中,所有的国培学员彼此间都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当然,也为后续国培学员间更加深入地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我们国培六组的另外八位小组成员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让我来一一介绍吧!以睿智见长的高虎老师,以帅气示人的何成林老师,低调沉稳的梁战友老师,单纯可爱的鲁芹老师,质朴谦逊的曹玲老师,认真严谨的蒋秀珍老师,年轻有为的徐菁萍老师和灵气逼人的凌静老师。

国培学习不是休闲娱乐,而是一项很高深的工作,它不仅要求个人素质,还格外重视彼此间的相互借鉴与帮扶成长。在这段时间进行的各项观摩学习与交流活动中,我们国培六组一直都是合作最为默契、交流最为热烈、表现最为活跃的小组,不仅达成了人人参与研讨的基本要求,还实现了个个获得展示的主要目标。

这是我们国培六组共同设计的组徽!组徽外圈形状为中国人所崇尚的图腾——“圆形”,象征着“圆润和谐”,既代表着语文学科重视“文道统一”“教学相长”的理念,又代表着我们第六小组是一个精诚协作、互助成长的团队。组徽内部图案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部的三个“H”取自组员属地——淮北、合肥、黄山,其中,最高的“H”还代表着淮北师范大学,象征着高端培养项目。三个“H”的组合形似徽派特色建筑牌坊,又有着传承“徽派语文”教学思想的深刻寓意。下部的“绿芽”,是一个“Y”的形状,既代表着“语文园地”的教学板块,同时又象征着希望,代表着我们所有学员在国培这片园地里茁壮成长。

这是在淮北淮海路小学观摩课堂教学后,我们国培六组与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强教授的合影。瞧,我们一个个的脸上,是不是都荡漾着迷人的微笑?就连一向以严肃示人的任强教授也不由得牵动了嘴角……

高虎老师,来自淮北市濉溪县实验小学。他不仅是该校教导主任,也是淮北地区小学语文名师。

何成林老师,来自合肥市长丰县世纪城第一实验小学,帅气阳光的他是我们国培六组当之无愧的组长。

曹玲老师,来自黄山市屯溪区柏树小学,自国培以来,始终给人一种质朴谦逊的感觉,一看就是新时代“五好”(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好老师、好同事)的典范。

梁战友老师,来自合肥市长丰县长师附小。为人低调的他脸上总是洋溢着沉稳而不失风度的微笑,给人一种容易亲近的感觉。

鲁芹老师,与何成林老师和梁战友老师一样都来自合肥长丰,是一个很单纯、无心机的女老师。

蒋秀珍老师,是来自黄山市徽州区呈坎中心校的年轻老师,她给我的印象是认真严谨,因为每一次听课、每一场讲座,她都是聚精会神的样子,不是奋笔疾书,就是若有所思。

徐菁萍老师,是来自黄山市屯溪区百鸟亭小学的青年教师。活泼开朗的她,不仅总是乐呵呵的,而且办事效率特别高,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够在做好个人工作的门时,还勇于承担小组组徽制作、简报编辑和学员展示等工作。

凌静老师,来自黄山市祁门县城北学校。她是此次国培中表现最活跃也是最优秀的学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