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模型

2020-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SharonRu

冰山模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大部分的行为能力、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后期,麦克利兰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大量深入研究发现,传统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技能测评并不能预示工作绩效的高低和个人生涯的成功。而且,上述测评方法通常对少数民族、妇女和社会较低阶层人士不尽公平。

同时他们发现从根本上影响个人绩效的是诸如“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团队影响力”等一些可称为才能(competency)的东西。小组以后又进一步将其明确定义为:“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为识别和测评才能,麦克利兰创造了“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简称BEI)。

首次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的是一个为美国政府甄选驻外联络官(ForeignServiceInformation Officers,简称 FSIO)的项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