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富二代”,“打工人”人设,是出道明星圈的新财富密码
各位猫友好,我是光年君。
很多人觉得贵圈离自己太过遥远,反正就一个乱呗,还能有啥。如果你真这么想,看到文章的标题而匆匆划走,那你就草率了。
凡是存在,皆是合理。光鲜靓丽明星艺人们也不例外,而贵圈中我们能学到哪些东西来指导我等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实践,一份观察报告送给你。
光年君的前同事,最近寄了很多薯片给我,没别的原因,是因为这款零食是她的爱豆代言的。
她已然奔四,搞媒体的嘛,本身对热点比较在乎。在各种新闻八卦里浸淫久了,就开始迷恋某款小鲜肉了。虽然感情和谐,孩子懂事,工作体面,这都不耽误她成为爱豆的粉丝后援会会长,每天老公,工作,孩子,一猫一狗,还有粉丝群打理的那是井井有条。尤其是每晚必给小鲜肉刷微博数据,乐此不疲。
这薯片一送不打紧,问了下这两天搞活动,她买了整20箱,给了好多同事,前同事,前前同事。但是呢她偏偏就不是是那种为偶像茶饭不思,寻死觅活的。自己生活十分节俭,低调,但给爱豆那个大方。自从有了爱豆还瘦了将近20斤,整个人都有盼头了。
她算是妈咪粉,也是铁粉,而这些万千铁粉才是明星粉丝圈的基础。
我们原创者,有一个基本的理念,叫1000粉丝理论,只要你有1000粉丝,就可以支撑一个原创者活下去。这个理论的提出者是凯文凯利,他的假设,铁杆粉丝每年会用一天的工资来支持你的作品,1000个铁杆粉丝,代表着,一个原创者至少可以用三年的时间创作一部作品。
同样,正因为很多铁杆粉丝会花超出“一天工资”这个平均值更多的钱去支持偶像,所以他们的收益也大得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明星们从来没有红过,也从来没有凉。因为铁杆始终是铁杆,对爱豆有着近乎于无条件的,持久的支持。爱豆有人看的时候,无非多拍几部剧,多接几个广告。伪粉散尽,还有忠实铁粉默默无闻的刷数据,买买买。
粉丝的供养很重要
就说春哥,还在断断续续的出现在综艺节目上,典型的就如《乘风破浪的姐姐》里,李宇春的那首《无价之姐》。
超女过去多久了,按说春哥不早就凉透了吗?可大家都看到了,没有。
老早有人就在研究过李宇春的社群经济,简单来说,就是铁杆粉丝打天下,假如她有20w粉丝,对她的唱片、杂志、代言产品买买买。尽管春哥的作品从来没有出圈,但仍就是迷之s而不僵。
所以这就得出一个结论。
这些做唱片、杂志、各种产品的求合作求代言,其实不是被爱豆的“该死魅力”所折服,而是看上了他们背后的粉丝。就像牛逼的不是你,而是你背靠的平台为你背书;你家猫主子爱的不是你,而是你手里的小鱼干。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当然,粉丝经济,都要建立在明星有人气的基础上。在当下这个时代,“打工人”人设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是关注贵圈久了的同学,都知道以往明星更喜欢“富二代”人设。
为什么?
富二代的人设能够将明星不合理行为合理化。比如脱产参加选秀、找人应援拉票、脱产唱歌跳舞、甚至带资进组,都要钱。你总不能说钱是靠啃老、借以及傍大款来的吧。每一个拎出来,日后也都是作为偶像的污点。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富二代的人设可以满足粉丝的幻想。偶像嘛,不能成为万千少男少女的“恋爱替代品”,不能成为“霸总”满足他们对感情恋爱的幻想,还怎么圈养你的铁粉大军,作为日后和资本家叫板的筹码?
痴情的少男少女总希望,ta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会踏着七彩“珀金加长版劳斯莱斯”祥云来跟我发生一些关系。默默唱歌跳舞拼搏努力的路线就不香了。因为努力是人人都可以的,而一个本身为了为了兴趣,为了音乐,为了艺术,而努力不会加集成亿万家产的丰满人物形象瞬间喷薄而出,流量,八卦争议也随之而来。
爱豆塑造的一切美好愿景,才能给粉丝的幻想续命。就像把自己打造成名媛,才有引发关注从而获得胜利上岸的机会;学历、一段工作经历、牛逼的特长都会成为你的标签,持续为你输出影响力。
这一套路本来挺好的,直到互联网浪潮的到来。
我只记得互联网能创造财富,也能终结爱豆?那可不。
因为信息越来越透明,维护近似完美的二代人设成本也越来越高。不像以往信息媒体不发达的年代,现在动不动被拍到爱豆骂人、撒泼、劈腿、抠鼻屎,然后被网络传的漫天遍野。
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活的真相!
所谓的富二代,不过是资本的孩子。资本可以用土味广告让你深陷网贷,也可以逼你加班到猝死跳楼,或者分分钟抢走实体菜贩的生计。
对于民众的感觉,相比于他们创造的那几个工作岗位,更像是一个敛财的法宝,贩卖情怀的工具,公关的小能手。
对吧。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打工人”人设就应运而生。关键这玩意真实啊!越真实越惨,大家就越有共鸣。这种大众化身份将“偶像”的虚幻感拉低,拉近其与粉丝、用户之间的距离。
富二代本质上是一种炫富,是贩卖大众好奇心和新鲜感。但打工人本质则是情感共鸣,在爱豆话题中找到自己的情感认同点。于是你看到的明星在片场睡懒觉,吃泡面,即便“好不容易”个奢侈品,那也是如“打工人”一般,终于发工资了。
会哭会破音会吐口水老鼠,那是人间真实。乡村出身,打工受苦,那是上天眷顾的幸运女生。
所以观众们只是从一种美好到遥不可及的幻想,二进宫到一种可以触及的,更加大众化亲民的假象中。
同样,富二代人设一旦有任何不符印象的举动,就会导致人设崩塌。而打工人人设一开始下限就极低。
演技烂,没钱,是诚实;徒手抓老鼠,会做饭,是有生活;情绪会崩有小脾气,他在优秀也是个人!
“打工人”人设带来的是更低的期望,只要你不是杀人放火抢劫,在线反问大家啥是知网,写五个字两个写错一个认不出来,都不是啥大事。
好了,回到正题,正文开始。
所以,当我们了解了本质之后,二代崇拜也就失去了必要。与其追这些吃我喝我的富二代,不如追一追跟我们一样吃过苦,受过累的打工人。
这也就是姚安娜在进军娱乐圈,发自肺腑的困惑:为什么大家更喜欢她姐姐,不喜欢她。
而一张图就能说明。
姐姐因为自己的身份在承担责任和苦难,至今也没妥协。无论你喜不喜欢华为,都必须承认华为对中国来说很重要,而孟晚舟也确实因为中美之争,已经受困北美很久了,每天必须戴着电子镣铐。
而妹妹努力想撇清上天给她的眷顾,认为自己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
明明从出生开始就占尽了优势,结果却硬要说自己被原生家庭束缚,要打破桎梏,走向新生。
明明她去哈佛比其他考生有大得多的优势(申请过国外学校的人懂的都懂),却硬要说自己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
我在学校的时候,也认识过几个富二代同学。毕业后也都“混”的可以。
当然,无一例外都喜欢强调靠自己能力发家,硬拗一个平民百姓人设,然后告诉别人,自己也得和大部分人一样努力,家人没给他们什么帮助,然后自己感动到不行。
普通人喜欢装富二代,而这些真的超级富二代,却都喜欢普通打工人人设,强调家庭背景成长过程中也没什么优势。
但在群众眼里,可崩塌的不要太快。
安娜·姚 参加巴黎名媛舞会
和比利时王子
和一博
和俊凯
上海大剧院演《天鹅湖》
一般人想的是“我到底能不能出道”,毕竟选秀节目都是“最后留下的X强,才能成功出道”,而安娜要思考的是,顺便出个道之后人们会不会喜欢我呢。
我们努力追求的一切,对姚安娜们来说习以为常。然而他们硬要说自己也是个普通人,要努力,自己从小就被定义在“富二代”、“名媛”的标签里,也是苦难。这实在很难让人有同感,喜欢起来。
发生了这么多事之后,国内近几年的舆论变了。
过去被追捧的企业家,现在在网上都被骂为“资本家”。过去那些让人艳羡的公司,很多人又爱又恨的“狼性文化”,现在也都在骂资本家压榨劳动力。
华为的影响力确实大,为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出力不少,而且华为一直被美国打压。之前都是苹果三星满天飞,现在“用华为=爱国”的观念,一度根植在不少人的观念里。所以大家一般不说华为是资本主义,不说任正非是资本家。
但姚安娜以“破格公主”之名出道,以公主为名,这等于是在提醒网友,“我和你不一样,我们华为老板的女儿,和你们普通人不一样”,所以引来了网友的评论:
从“富二代”到“打工人”,资本是逐利,也是媚俗的。资本总会有两副面孔,当喜欢爱豆的人多了,就捧,有钱有流量大家一起赚。反过来,讨厌爱豆的人多了,同样给你推黑他的内容。
不惜用华为的一部分美誉换来的“打工人”人设,说明贵圈的人开始明白:无论是“富二代”还是“打工人”,尽管大家都是包装的产物,但“打工人”终究是深入人心,围着我们转的设定,这条路未来会更好走一点。
时代变了,生活实苦,为何我们还要自讨苦处自找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