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

2021-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tx临轩听雨

今天对一个概念,比较感兴趣,回避型人格。

在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 很容易因为他人的批评、或者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 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者是知心人,或者仅有一个。

3. 他们如果想要融入其他小团体,除非确信受欢迎,否则,不愿意卷入他人的事物之中。

4. 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者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 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 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 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者可能的风险。

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回避型人格障碍?

一般来说,只满足其中四条就能诊断为回避性人格。

为什么会形成回避型人格?

第一: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在我们的婴儿时期,如果我们没有被父母,充分的看见、回应、肯定;

或者说,我们需求总是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我们就会陷入到自我怀疑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会觉得别人不会给自己正常的反馈,害怕别人在交流中发现自己不够好。

第二个原因:经常被父母打击、和忽视。

在童年时期,如果经常遭受父母的打击,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没有价值。

孩子的“不配得感”也会更加强烈。

在亲密关系中,他们也常常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也不会真正得到他人的爱”

如果孩子在成长中有被忽视的记忆,也会对人际关系产生不信任,从而回避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第三个原因,持续的受挫经历。

持续遭受重大的收缩经历,比如:“失恋、亲人去世、被亲密的人背叛等等”

这些也可能会导致回避性的人物障碍。

那么,如何克服“回避型人格障碍”?

第一条:积极的自我暗示。

形成自卑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自己”

因此,想要消除自卑心理,回避行为,就要改变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优点和长处的,要善于看到自己的发光点,学会肯定自己!

你可以在每天起床的时候,跟自己说一句:“我很好,我是值得被爱的。”

第二个做法,尝试与他人交往。

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

你可以试一试,从简单的聊天开始,给自己制定交朋友的计划。

从找一个朋友说心事,要找几个朋友小聚,再到参加社会活动,让自己慢慢走出封闭的小圈子,尝试与更多的人交往。

第三个做法,发展自己的特长。

专注在某一个领域,试一试,能不能成为这个的一个专家,并且在这个领域获得成绩。

成绩带来的成就感,会推动我们的“自我认同感”

当我们的自我意识在增强的时候,对于社会的接纳度也会有所好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