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
时常说百善孝为先,那么孝是什么呢?孝,本来的意思就是顺,大多都是晚辈照料长辈。那怎么样才是正真的孝呢?
首先孝是由内而外的,它是仁的一个分支,孝敬父母,有例子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孔子后来问他,你的心安吗?宰我回答,安。孔子说安就好。可是父母在你出生后养育你三年,你才可以脱离出父母的怀抱,而父母去世后,三年的丧期,不少父母三年是对父母的不孝。可是虽说是这样,但是现在有谁能做得到,在现在看来的确不实用,但是孔子说的也并非无道理,这是对礼的遵守,也是孝的外在表现,实际上三年确实太久了,现在早就行不通了,可是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心安?不管是三年还是一年。
刚刚讲的是一种孝,实际上在孔子的孝中有很多是我们做不到的,而让咱们能做到的孝,可能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保护好自己,这种孝了。
那什么不叫孝顺呢?
鲁迅曾经记载过二十四孝图,他其中也有孝的记载,但是我实则无法看出这是真正的孝,其中两个例子,老莱娱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需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而老莱娱亲,则并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并没有遵守孝,可见这个例子就抨击了二十四孝图,一个例子,虽然可以推翻,但是还有一个例子,也不得不提了就是郭巨埋儿,这算是孝吗?为了自己的母亲而埋了自己的儿子,我觉得也不是孝,虽然孝本意是照顾长辈的,但也没有说要放弃小辈,两个例子,实际上是将儒家的孝给恶化了,我认为这并不算一种孝。
实际上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孝少之又少,子夏向孝。子曰:“色难。又是,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才是孝道的关键所在。有事情的时候,先让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了,先让老年人享用。这样算是尽到孝道了吧?能做到这样的人,放到现在来说,真的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很多都是有活老人干,有好吃的小孩先吃,对不对!但在孔子老人家看来,这还不算,孝道根本没有这么简单。那下一个文段可就打破了这个理解。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什么意思呢?就是供养父母衣食无缺,如果光做到这样那个养犬马有什么区别?所以要加上 敬 的精神,这样才能区别于犬和马。
孔子的孝是以仁为本的,外推兄弟,外推到君王,达到更高的层次,这就是仁,仁者为大亲亲为大,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一个外推的过程。
那最后返回来,究竟什么才是孝,如此之多的孝都不适合现在,我认为现在的孝就是不惹事,不要让家人担心,尽量满足家人的愿望,一句话就是别让长辈别担心就是尽孝了。对我们来说,我们没有多大能力,只可以做到这些那就把咱们能做到的,做到最大,一起传播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