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好,推文,客官这边请理事之光 向阳而生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

君生我未生

2025-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于梓彤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三届爱情主题积分赛活动。


题记:

无题

春水春池满, 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 春鸟弄春声。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 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 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 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 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 梦从何处入。

一别行千里, 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 无夜不相思。

每当节假日的时候,刘江涛都会准时抢在八点左右,发过一条简短而又独特的问候微信:“老师,女神节快乐”“老师,端午节安康”“老师,您的节日,教师节快乐”“老师,月饼节快乐”……

刘江涛每次发完信息,都会满心期待,时不时盯着两人的对话框,等待着杜秋的回复。时光流转,虽然已过了很多年,但杜秋依然是他念念不忘的人,说不清到底是什么的感觉,但那些曾经炙热的爱恋,早已刻入记忆,深入内心,不可磨灭。

而微信上,杜秋的回复却通篇一律,都非常简短。比如“快乐,谢谢你,孩子”“开心,江涛最棒了,加油”。而且通常都是发送微信过后,好几个小时才会给予的回复。刘江涛知道,这是杜秋用这种含蓄而坚定、温和而不伤他自尊的方式,表明态度。曾经自己对杜秋老师那么浓烈真挚的爱恋,可现在的杜秋老师已经有了幸福美满的婚姻,两个人之间注定只能是渐行渐远渐无书,再也没有其他可能了。可刘江涛还是忍不住会常常叹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说起刘江涛与杜秋的故事,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刘江涛所处的江南职业理工学院,地处非常偏远的闽江市东北角,距离市中心只有567路和109路公交车,大约有50分钟的路程。学院周围虽然也有省农业大学分校区,但周围配套简陋。在两个高校中间,只有一处农民私搭乱建的活动板房,深绿色的篷布搭起来个架子,接在板房房檐下面,摆放几个简朴的铁架子,支着张1平方米见方的正方形木渣板做饭桌,再配上四个马扎就可以凑一桌。

孩子们在这里上学,没有办法。可教职工对这环境就颇有微词了。农大待遇还不错,教师队伍相对比较稳定;可职业学院的待遇就一言难尽了,教员也因此不稳定。为了办好教育,学校只好外聘人才做老师。

而两年前,经历了新婚后产下儿子,却被刁钻婆家百般挑剔看不顺眼、妈宝老公天天吵架,被逼无奈的杜秋不得不到法院起诉,先后五次开庭,最终难改被去母留子、扫地出门噩梦般的婚姻滑铁卢,一度成为同学老乡眼里的笑柄——都说小说是编书人的嘴,可现实往往更无厘头,更扯淡,更匪夷所思。

一切从头再来的杜秋,跳槽到了本地百年大型公司。好在岗位比较轻松自在,业余百无聊赖的杜秋,机缘巧合,经老同学又是远房亲戚的老董介绍,来职业学院兼职教统计学。

那天也是杜秋第一次到职业学院来,路上也预留了一个半小时的通勤时间,但是从市里过来,加上倒车,所以,当567路公交车像一位70多岁老人,“哼哧哼哧”把杜秋和一些学生模样的孩子们在农大站点卸下来后,车上也就没几个人了。只听“轰——”一声,这辆老旧的车,吐了一大堆黑烟,朝着前方“呼哧呼哧”驶去。杜秋打量着这周围的环境,除了下车这一侧,能看出来稍微气派点、新颖点的,应该就是农大分校了;而马路对面,东侧还有一大片长到半大孩子一样高的玉米地,绿油油的。如果单看这玉米地,加上南边几处低矮简陋的平房,以及一片接一片的长势喜人的麦田,真像是回到了大农村。很难想象,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业余时间多么乏善可陈。

跟身边人确认了对面就是职业学院后,再看看手机,哇,只剩下十五分钟就到上课时间了。这第一次与孩子们见面,可不能做个不守时的老师啊!想到这里,杜秋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跟着三三两两的身影,朝着马路对面走过去。绕过职业学院围墙大约50多米才到了西门。顺着校园里水泥马路边上铺就的暗红色地砖,杜秋继续“噔、噔、噔”往前走,顺带举起右手握着的手机,时不时确认一下有没有收到新的短信息。按照约定,会有班长来接应她,领她到教室。

转角进了校园里,继续顺着暗红色地砖走了一阵子,就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处十字路口,前面能看见几栋寡淡的贴着乳黄色与蓝色“马赛克”瓷砖的老旧楼,应该就是教学区了,只是不知到底在哪个楼上课啊。身后右侧有一个巨大的运动操场,星星点点几个孩子,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踢球,还有的在打篮球,远处,也有几个孩子在跑步。

置身校园,身边不时有学生路过,说说笑笑着擦肩而过,杜秋似乎也回到了大学时代,就连迎面吹过来的风,都似乎格外温柔,整个人身心也放轻松了。

这时,手机恰到好处地响了起来,陌生号码,是班长吧?果然,听筒里传来很好听的、这个年龄特有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声音,“说曹操曹操到”,班长就快到了,两人应该隔得不远了。

杜秋描述了自己的样貌特征:中等个头,中长发,穿着一套纯湖蓝色半身旗袍,拎着藏蓝色菜篮子包,穿着藏蓝色中跟皮鞋。

这回儿,趁着等人,杜秋才发现因为急着赶路,自己已累得气喘吁吁了。于是,从COACH包的侧兜摸到随身带着的折叠小镜子,细细打量着镜子中的这个人:嗯,好在今早匆忙中画就的淡妆还勉强凑合。经过连续两年几乎天天晚上跟自己较劲似的,一直保持每天暴汗健身1-2小时的生活习惯,终于破茧成蝶。现在的杜秋,已经完全摆脱了产后臃肿肥腻、无光无神,沧桑颓废的状态。现在镜子里的这个人,身材虽然与产前没法比,但是已经基本没有什么赘肉了,算是稍显丰满的凹凸有致吧。尤其是这身两个月前老妈陪着自己,转了整个商场才看好了的,花了2000多银子置办的湖蓝旗袍。早知道还能继续瘦,当时就应该买L码。只是那会有点紧绷,怕自己穿不了。这不是,后悔了么!可这谁知道呢!镜子中的自己,拉直的棕栗色头发,用藏蓝色镶钻金属抓夹束在了脑后,前额虚笼笼的一字型深黄棕色刘海,恰好衬托出自己细腻白皙的皮肤;眉毛是找美容机构做的一字型雾眉,双眼皮下棕黑色的眼球与头发颜色恰好呼应,显得整个人更为气质高雅,散发出知识分子那人淡如菊的知性魅力。笔直高挺又精巧的小鼻子,涂着与美甲同是蔷薇色的樱桃双唇。嗯,杜秋对自己目前的形象,还算比较满意了。

于是,收起来小镜子的杜秋,继续感受着这个季节和煦的微风,感受校园里朝气蓬勃、学风浓厚的氛围,感受学生们那青春逼人、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般的年华……

“杜老师,久等了吧?”一个从教学楼里出来的半大孩子,风一样迎上来。循着声音,杜秋看到眼前这个男生,身高一米七多,胖瘦适中。小平头,圆脸庞,丹凤眼,一张方口。“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大约说的就是这种人吧。杜秋心里一边想着,嘴上一边回应,“还好!辛苦你来接我。咱们应该不会迟到,我看时间还有五分钟……”

“杜老师,肯定不会迟到,您就放心吧!我带着走这边,抄近路!”刘江涛大步流星地在前面带路。

刚刚,刘江涛其实在教学楼道里,远远地就认出杜秋了,所以才会那么笃定地上来打招呼。是啊,一眼望去,杜秋正在揽镜自视,那精致端庄的妆容,妩媚动人的神情,让还是青春期的刘江涛面红耳赤。来来往往的学生时不时从身边路过,更衬托出杜秋那超凡脱俗,端庄高雅,气质出众的存在。刘江涛尤其着迷那双略带忧郁气质的双眼,眼角细长深邃,向斜上方连着鬓角,让人忍不住看了还想再看。

刘江涛一边细细打量,一边小鹿乱撞。他想,自己的心上人就要杜秋这样,成熟优雅,富有知性魅力……当然,从还在教学楼走廊里的角度看过去,站在阳光里的杜秋,整个人闪闪发光,像画里走出来一样。

紧接着,俩个人横穿过教学楼回廊,抄小路,很快就来到了第三栋教学楼。一路上,杜秋边走,边询问了解班里基本情况:2014级信息通信专业,今年大二了,32个学生,大部分是男孩子,只有8个女孩子,都18、19岁左右。

“老师,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尽管说好了!”刘江涛拍着胸脯,想表现一下自己说。

“别的,倒也没什么……哎,对了如果想打杯水的话,有没有地方可以接点热水……”杜秋一想,早上出门的时候,包里300多页16K课本与配套更厚的教辅书,再加上备课本,心爱的包包,已经沉甸甸的了。所以,只好备了一个空杯子。等上完课,肯定会口干舌燥,喉咙干涩。水,尤其是能找到温热水的话,该多好。

“啊,这个……热水……?”

“如果有温热的,最好了,可以找到取水的地方么?”杜秋问道。

刘江涛“刷”地脸又红到脖子根了,“教学楼里,只有热开水……还得刷学生专有的校园通……我们上课一般都不带……宿舍楼离得又太远……”这话刚刚说得那么满,打脸就在一瞬间。刘江涛羞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哦,嗨!这样啊,没有算了……老师也不怎么渴!”觉察到孩子窘迫难耐,杜秋赶忙替孩子解了围。心想:“这孩子,这么容易害羞,怎么当上班长的!”

刘江涛抱歉地挠了挠自己后脑勺,又红着脸腼腆地笑了。奇怪,自己到底为啥又脸红了呢?江涛其实自己当时也还么有确定,自从第一眼看到杜秋老师,再到接触下来,这么善解人意,心底不由自主地对这位漂亮的女老师产生了一种更强烈的异样情愫。这情愫,来得猝不及防,来得悄无声息,来得真挚热烈。

因为抄近路,所以踏着上课铃声,杜秋和江涛就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

站到差不多10厘米高的水泥讲台上,杜秋放眼望去,原本能容纳50个学生的教室,缺课旷课了接近一半,只有不到二十个学生来上课了,反而显得愈发空空荡荡,稀疏可怜地分散坐在前几排。

杜秋下意识地心里一沉,替这些浪费宝贵上课机会的孩子感到失望与遗憾。无论如何,得为来了的孩子,尽心传道授业啊。于是,杜秋对照课本与自己的备课,联系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尽量用深入浅出的话语,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地开始了第一堂课。

黑板上板书工工整整,条理清晰,自己则经常人来到孩子们中间,和学生们友好互动,很开心很投入地奉献了一堂自己颇为满意的统计学讲解。

对了,为了能和孩子们做朋友,杜秋还公开了自己的多个联系方式,让大家把自己当朋友,有什么困惑,尽管跟自己聊聊。

面对课堂上一双双澄澈的双眸,讲到酣畅处,杜秋说漏了嘴,也不免暴露了自己个人职业信息。是啊,杜秋,多么喜欢和学生们呆在一起啊!

整节课堂上,有一双尤其炽热、深深折服的眼神,一直目不转睛、未曾离开杜秋的一举一动,受到这目光的鼓励,杜秋也因此越讲越格外有成就感。

讲到眉飞色舞之际,那双眼睛,一度盯着杜秋看,竟然看得出了神了,这让杜秋发觉了。对,这个人就是刘江涛。刘江涛还没有见过杜秋这类型的淑女,身边的工科女同学,暂时还处在懵懵懂懂,不会挖掘显示自己美的阶段,也都暂时没有能入得了刘江涛的眼的。杜秋端详着杜秋,越看越耐看的五官,胖瘦适中的身材,端正大方的仪表,举止温婉的仪态,动听悦耳的嗓音,工整娟秀的板书,一切一切,身边的人都安静了……杜秋恰好满足了他对爱人的全部想象。

当天晚上,刘江涛躺在宿舍原本的喧闹声中,默默回忆起白天的相遇,白天的课堂,像在脑海中一帧一帧反复重播默片电影一样,重温白天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杜秋的到来,让刘江涛的世界突然间从黑白变成了彩色的。转念一想,下节统计学课,竟然要等一个周那么久,心里又如同掉进了无底深渊,非常失望。

眼神会出卖一个人的内心。每当上课的时候,杜秋就会意识到一双炽热滚烫的眼神传了过来,循着目光看去……自己又何曾没有从这个年纪走过,所以,刘江涛那点小心思,杜秋就警惕了起来。

对啊,毕竟,自己是老师,刘江涛是学生;自己作为一个离异女性,而他一个青春期孩子;论年纪,自己都是可以当人家阿姨了,一个毛头小子的爱慕,来的时候多么奢侈,来得多么热烈,来得多么诱人……不行!两人有十岁的年龄差……绝对不可能。

一次,在批改孩子们作业的时候,刘江涛在作业本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杜老师,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就被你迷住了。我有一个梦想,想自己快快长大,想早点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想好好保护你……”

杜秋看到这些文字,内心很复杂。一方面,这个阳光大男孩确实是个好学上进、对班级活动热心负责的好学生。应该说,是个很有前途的孩子。另一方面,自己在感情上摔过一跤了,而且刚刚走出上一段婚姻的阴霾,暂时没有准备好开始新的恋情。即便开始,也只想找个思想成熟、工作稳定、各方面与自己匹配度比较高、年纪相仿或稍大几岁的人。如果,自己也20左右岁,俩人相差无几,或者,刘江涛真是个不错人选。但是,现在自己离异有娃的尴尬状态,很显然,两个人并不合适。

经过慎重思考后,杜秋决定按兵不动,让刘江涛慢慢淡化这份感情。

可紧接着那个初夏的下午,刘江涛照例又早早等着迎接杜秋的到来。只是眼神相遇的那一刻,内心忐忑又满怀期待,担心面对自己的将是什么回答的刘江涛,已经“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心心念念,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熬到了统计学有课的这个周三。虽然心里没有底,刘江涛可还是选择勇敢地正视、满怀希望、略带探寻地看向杜秋的双眼。满是尴尬的杜秋还是面带笑意,心怀坦荡地迎接了那递过来的热辣滚烫又深情款款的双眸。

“江涛啊,你是个好孩子,还小,未来的路还长着,先好好学习……有的事现在是没有答案的……当然,没有答案不代表是个坏事……而我……而我是走错过路的人,不能一错再错……”杜秋声音轻轻柔柔,却如同一把把利刃一样,刀刀猛扎在刘江涛的心尖上。

“没有关系!我根本不CARE!”刘江涛不想再听下去,抢过话茬,斩钉截铁、一字一顿地说。“我不管你的过去……秋姐,我喜欢你……我很确定!不管你的过去到底经历过什么,只要你这个人……人,终究是要往前看,要过以后的日子……谁也不可能总不能停留在过去……”

“不行!你这么年轻,未来不可限量……而且,师生之间……这……不可以……我是一个有底线的人……职业底线也是很明确的……”杜秋面对这个倔强的大男孩,不想再展示血淋淋的伤疤给别人看。

“这个问题,你也暂时不用太过于纠结,……有些事就是这样……春天播种的花籽,秋天才会盛开……你可以先先把我当做知心朋友,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交流……等你毕业两年后,五年后,再去问问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人啊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事情的想法,看法,判断标准,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杜秋选了一个稍微折中的劝解思路。

听了这话,刘江涛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老师,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幼稚……我会积极进取,努力打拼……将来,我必定会有一番作为的!”可说到这里,刘江涛自己也觉得,似乎语言还是太过苍白无力。

杜秋宽慰地听到这些话,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现在还小,是学知识、长本领的人生最关键时期……现在,你先把心好好安稳下来,好好学知识……老师相信,只要你好好努力,其他的,时间会给你,给我答复。咱们要始终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有任何学业,生活,思想上的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

刘江涛听到一番话,整个人犹如先掉进了冰窖里。

“你知道的,多年前的我,也和你一样……也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说来,你可能不信,作为初四毕业班班主任的这位恩师,他到现在也依然是我的良师益友!……”是啊,这刘江涛多么像曾经年少的自己。当时也是一度沉迷于对老师的暗恋情愫,无法排解。那位黄志芳老师也用最大的善意,最足的诚意,最久的耐心,引导自己走出泥泞。

刘江涛听到了自己内心似乎生长出了新的希望:“老师,你说的是真的?……那就等我毕业,等我工作稳定,等我有能力了……我肯定还会来找你的……”可刘江涛刚刚说完了,眼泪就夺眶而出,他还是感到特别伤心,内心波涛汹涌,但是似乎又隐约看到榜样的力量,孕育着新的希望。

强逼自己冷静冷静,刘江涛此时毕竟在情绪的漩涡中心,于是,对杜秋说,“秋姐,不,杜老师,那我好好努力,认真学习,可是在今天发生这件事的情况下,我怕自己……没法做到认真听讲,……”说着,泪水就夺眶而出。

“江涛,你能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一点,就很了不起了,将来肯定会成长为一个更优秀的男孩子!老师看好你……”杜秋发自内心地说。“你可以战胜自己的,对吗,老师可以信任你,对不对?……”满怀期待地看着刘江涛。

刘江涛擦了擦泪痕,嘴角想挤出一个笑容,却变成了不受控制地抖了又抖。是啊,面对杜秋老师的殷切希望,面对活生生的好榜样,为了不想让对方失望,刘江涛用力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江涛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困难,总是下意识第一个找杜秋分享、诉说。哪个同学有糗事啦,……父亲遇到了外包公司不给予工伤认定,不兑现工伤待遇啦,杜秋则也积极帮忙想方设法,出谋划策;自己决定专升本,学习取得新进步与感到迷茫了,也和杜秋诉说;自己考研复习完一遍了,可没几天就学疲踏了,学绝望了,没有信心了……好在,杜秋向来善于做思想工作,而且体贴入微,又尽心尽力、想方设法引导帮助他。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 彼此之间,那种微妙而复杂的感情,也就这样慢慢沉寂了,联系也逐渐频率更低了,次数也更少了……

杜秋知道,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随着刘江涛慢慢长大了,接触社会了,思想成熟了,对另一半也会有更清晰准确的定位,也就会慢慢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了。就好比自己曾经走过的心路历程。

后来,刘江涛专升本了,读研了,北漂了,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杜秋则一直鼓励孩子,大胆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好男儿志在四方,多尝试,多努力,多拼搏,关心鼓励孩子在学业生活工作中的努力,进步和成绩。

后来,五年后,杜秋再嫁,也会偶尔在朋友圈里大大方方地晒自己和另一半结伴出游或家居日常透着幸福点滴的照片。

六年后,刘江涛就成功晋升到青岛市一个知名商行的中层管理了。而刘江涛可能是养成了习惯,每个大节小节仍然坚持定时在早上八点左右发来问候短消息。

就这样,两个人彼此遥望,而刘江涛心里对杜秋深沉的爱恋,也就只能逐渐成为隐秘的角落,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淡化了。

杜秋相信,随着阅历的增长,这段特殊的师生情谊终将成为刘江涛生命成长的珍贵浪花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