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写作转盘,才能玩转写作
文章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必定需要经过一系列精细的工艺流程方可成型,缺少哪一项制作流程,都会导致它的残次。
创作文章的工艺并不复杂,只要我们有思维、会码字,都可以用文字来锻造它。
日记可以反省自我,论文可以让读者对你认同,散文可以抒发情感,情书可以表达爱意,它们都有各自发挥的作用,针对的目标群体也各有不同。
想让自己的文字成为一件合格的艺术品就需要掌握必要的工艺流程。当你熟练掌握了制作工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产出的必然为精品。
如何掌握文字创作的工艺流程呢?《完全写作指南》教给我们一套能够经受考验的写作流程——“写作圆盘”。
写作圆盘.jpg写作圆盘的六大流程不需要像加工艺术品一样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执行,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随意转动转盘找到自己开始写作的起点,只要自己喜欢。
许多写作者们一定有过类似的经验,看到某个人、经历的某件事、阅读某个文章、观影的时候,突然会迸发出灵感,形成观点金句,激发出创作热情,以灵感迸发的观点为中心展开创作,或借用故事、或论述事实,而后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写作的起点从何开始不是必需的,但写作的流程完整性却是必要的。六大写作流程缺一不可!
阅读时,我们会从头开始,读到结尾;写作时,我们会从中间开始,然后解决其他的部门。——薇琪.卡普尔(诗人)
一、写作的目标:你想得到什么
目标是减脂,就要多有氧;目标是肌肉紧实,就要多无氧;目标是柔韧,就要做瑜伽。目标会引领你的行动轨迹。
我写拆书稿的目的是通过输出倒逼输入,自我提升的同时,期望通过分享,能够让其他人也能有所“得到”。
要明确写作目标,就要思考如何才能让读者轻松的了解到你传递的信息,读者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作者也将得到你想得到的。
二、读者:产品的用户
作者期望码出的产品能够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就要借用“用户思维”去换位思考,最终的目标是让读者有所感悟或有所行动。
1、从你的用户开始入手,找准作品针对的目标群体。
2、从用户最关心的价值点入手,找到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告诉用户你的作品能够帮助到什么。
三、头脑风暴:借用发散性思维锁定目标
头脑风暴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收集各种类型的写作素材,为论述文章主题添砖加瓦;好点子不怕多,或引经据典、或故事描述,不论哪种素材,先收录再筛选,择优录取,丰盈作品,让作品看上去更具诱惑性。
清单思维也可适用于头脑风暴。如下:
1、自身工作和生活经验有无可引用的具体事例。
2、名人、大咖们的故事有无可借鉴的事例。
3、社会热点、八卦新闻有无可复制的事例。
4、哪些知识体系能够拿来论证。
四、组织文章:搭建逻辑框架
组织文章就像是烹饪一样,各种配菜有了,烹饪的工具准备齐了,如何搭配配菜,是炖、是炒,就要看顾客的口味需求了。
文章的类型以及目标决定如何组织文章,大多数的文章,组织起来需要遵循一些简单的逻辑规则。回顾转盘的步骤,思考一下目标读者最希望看到你传递的是什么?哪种组织方式最具有说服性?哪种组织方式最容易接受?
五、初稿:思维的草图
如果以初稿作为写作圆盘的起点开始创作,切记克服焦虑情绪,因为没有经过确立目标和头脑风暴流程容易使文章变成自说自话的流水账。
以初稿作为起点,写作者可以继续写下去,一鼓作气,直至结尾,但是必须要按照转盘的步骤重新检查一下,初稿的目标是否明确,目标读者是否明确,是否需要头脑风暴一下。
要说服自己,你是在捏黏土,不是在刻石板,写在纸上也是可以修改的,下笔的第一句越蠢越好。反正写出来之后,你也不会从出去把它打印出来。将它放在一边,然后写下句即可。——雅克.巴曾(历史学家、散文家)
六、修改:细节的描绘
好的文章一定是修改出来的。
怎么修改?
1、校对文字。
2、措辞简化,减掉一些看似有用实际没用的文字,提炼文字比扩充文字更难。
3、突出观点。运用黑体、斜体、破折号等方式标注出文章的重要观点。
4、优化结构。一是看层次是否分明,条理是否清楚;二看思路是否清晰,段落是否匀称,详略是否得当;三看前后是否呼应,过渡是否自然,结构是否严谨。
在理想状态下,我们写完初稿后能休息一下,让文章发酵一段时间,再进行修改。能过一两天再修改再好不过了,那时你更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写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