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诗社

桑梓

2017-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朦醒子

思乡之情就像一根橡皮筋,离家越远、越久,当回到故乡时,思乡之情“反弹”到游子的皮肤上时,疼痛就越强烈——“近乡情更怯”,便是游子归乡时复杂情感得以释放后的余痛。

曾经在微信上看到一则鸡汤故事——一位单亲母亲自女儿幼时便含辛茹苦地培育女儿;女儿成绩异,在大陆读了本科后又到美国深造,幸运地在美国与一位在高校任教的教授结婚,最终定居美国。外孙女出生后,这位母亲到美国帮女儿带外孙女;可是闲暇之外,女儿、女婿很少与之交流,假期外出不带上她,只让她在家继续带孩子;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应该的。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夫妻经常给非洲穷人捐钱,而女儿在中国的舅舅、姨妈的生活依旧辛苦,母亲询问他们可否资助他们?女儿答:非洲穷人更需要帮助,帮自己的亲戚不算慈善,没有意义……

不管这篇鸡汤文的故事是否真实,但它的确反映了一个问题——你的家乡到底在哪?你的“根”在哪?

你的家乡在你的脸上吧?如果让故事中的女儿照照镜子:你是黑皮肤吗?何况“勿以善小而不为”,“慈善”的核心是“善”,帮助亲戚怎么就不是“慈善”呢?

当你出生时,你和母亲的物理联系被切断了,但心理联系永不断。母亲滋养了我们,故乡的土地培育了我们,故乡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故乡。时刻抬头看看镜子中的你和时刻低头看看肚脐眼,才知道你是谁,要到哪里去。家乡就在你的肚脐眼里。

图为瞿秋白

世界上最诗意的遗言非瞿-秋-白的那句“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莫属了。在国-民-党的监狱中,自知来日无多,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褪去“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身份,他是一位身在异乡的孤独游子:他的味蕾“思乡”了。就义时,他在福建长汀;他是江苏人;豆腐是瞿-秋-白家乡常吃的食物之一。家乡就在咀嚼乳白的豆腐过程中,溢满唇舌之间。他爱他的味蕾,他爱他的家乡。变动的是游子的脚步,不变的是乡味和乡情。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讲诉了一位职业养蜂人四季奔波的故事。为了在某地花朵绽放之时采集到最鲜的花蜜,养蜂人夫妇要根据各地不同的花期的到来赶到某地。夫妻俩忙碌了一天,妻子拿出简易的工具制作“乐山豆腐”,并用泡椒、油泼辣椒等食材做成蘸酱,一道家乡菜就做好了。一位早年在美国农场打拼了半辈子福建泉州籍华侨,因为忘不了家乡的“古早味”,退休后毅然回到了泉州老家。乡味像藕丝,游子离家离得再远,丝永不断。

图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海报

思乡之情就像一根橡皮筋,离家越远、越久,当回到故乡时,思乡之情“反弹”到游子的皮肤上时,疼痛就越强烈——“近乡情更怯”,便是游子归乡时复杂情感得以释放后的余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