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如梦
七十多年的生命像一场春梦似的逝去了。这样的梦并不总是像“春宵一刻值千金”那样轻灵美妙。有时候也难免有惊涛骇浪,龙蛇竞舞的场面。不管怎样,我的生命像梦一般地逝去了。 —季羡林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其实都在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待到了古稀之年追忆时,何尝不是一部“好戏”,一场“美梦”。而自己如今的年纪差不多处于这部好戏的三分之一阶段,正值做着美梦不愿醒来的时刻。
每当追到一部好剧时,便会由剧中情节联想到自己的现实生活,甚至因剧中的绝妙台词联系到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就如史蒂夫马丁所说:All of life’s riddles are answered in the movies.所有人生的谜语都能在电影中找到答案。其实无论是从小说还是电视剧,又或是电影中找到的答案,追溯起来源还是我们的生活。相信很多人对这一点都是认同的,尤其是当自己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之后,再次回味那些经典台词,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 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岁月,现已随着时光而流逝,那些话就仿佛描绘了自己的前半生,甚至还会“预示”到自己的未来岁月,何其贴切!然而没有人喜欢被“预示”,于是便会开始不停奋斗,为自己的人生谱写不一样的结局。就这样,每个人都成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好戏”,而世界也因此缤纷多彩。
回过头来,再仔细品味季老先生的那段话,个人的理解,之所以将“七十多年的生命”比做一场“春梦”,一方面是想和之后的“春宵一刻值千金”有所呼应,因为这句古语的本意是想说明春天的美好时光,也希望大家能珍惜这份美好岁月,表达的则是对春天的喜爱以及不舍之情。同样的,季老先生用“春梦”和“春宵一刻”作呼应,或许也是想表达自己对人生这七十多年中美好岁月的怀念以及不舍吧。虽然,无法真实体会这位充满智慧的长者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能感受的也只是他通过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应该还有许多是文字也难以言表的情感和经历,或许也只有老先生自己或者是亲密之人才能体会的东西。而这一切便或许是老先生那场梦里最珍贵的了吧。吾辈之所经历,虽不及季老先生的万分之一,但已经历过的人生又何尝不像梦一般,转瞬既逝。至于“春梦”与否,答案也是因人而异的了。
写文至此,所谓人生如戏、如梦。戏不同,自然梦也各异,至于如何编写剧本,又想如何“织梦”,还是各凭本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