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保护自己

2020-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曹小雨

这本书有意思,10个章节,均有不同的“人性体现”,虽然血淋淋但很真实。

前几天在火车上看了3个章节,没想到前几天我在职场中就遇到了 类似的情况。

第一章节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强调“中间人”的传话艺术。

公司两位老板找我聊部门绩效的设立与考核指标,新增了一个重磅的部分,我在思考   ~ 我如何说 能帮助部门2位伙伴,对待这个新要求没那么难过,因为要求工资的25%做业绩考核。

回到办公室,另一个伙伴被叫去,问我是否和他们说了,说好像我的状态一般~  作为中间人的小姐姐被问了多轮后,做了各样维度的回应,最后她说自己被问的没办法了,不能说我是看场合,只好用 “她平常就是这样的啊”  、“要理解她,她是单亲家庭,和爸爸一起长大的” 终止了这段互动沟通。

我听到后,汗颜了

真心感叹 ,“中间人”这个角色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改变风向。

再来反思一下

第一,领导们可能想看到 自信有担当的正面回应,且积极响应和认可公司的各项安排。我则在思考新绩效的可行性,公平性,员工同事的接纳度等等。忽略了领导的心思,没有注意到他们的需求。

第二,我咽喉不舒服+快感冒了,不太有力气开口说话。我没说,领导他们不知道。同事虽知道,但是没往这方面想,竟然把原生家庭搬出来回应。

书中的总结: 如果我做中间人,要忠实地传达,不可添油加醋。如果做调解人,不听丑话,只说美言。这样才能被感激,不成为“最后的受害者”。

自己经历了这一次已知的“尴尬”,结合这本书的案例,也给了自己一次警醒,要注意【察言观色,换位思考】

不要轻易陷入执行层面!

内心思考1对方的需求是什么?2 ta真正想要什么? 3我如何做,可以帮助双方达成共识呢?4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