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14)忘不了的倒计时

2019-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七月沐沐woo

本周金句

当你发现时间是贼,它已偷光你的选择。

一、周复盘2019.3.25-2019.3.31

(一)108行动目标

(二)108行动OKR复盘(倒计时22天)

每周的复盘,都会看一看自己OKR完成情况,倒计时22天,还有多少光阴可以虚度?找不到懒惰的理由,就爬起来努力吧。截止本周末,我的OKR预计完成情况和上周差不多,计划中能完成的按部就班进行着,预期无法完成的也还在努力尽量离目标近一点再近一点。

1、已完成

(1)阅读非育儿书籍6本。

(2)听K叔讲课、做笔记、提交作业17次。

2、预计完成

(1)阅读育儿书籍3本。目前已完成2本,第三本在读中,计划下周读完。

(2)学习美语音标1遍。目前进行中,计划每天学习两个音标,两周左右可以完成。

(3)走路运动每周至少三次。进行中。

(4)日志打卡。进行中。

3、预计无法完成

(1)懂你英语level5完成且全部四星通过。目前在学习level4,预计108结营时能够完成level4且全部四星通过。

分析原因:有的小节很难四颗星通过,每天不断重复,死磕N多天N多遍才能搞定。

(2)23点前休息。完成的很不好,且预计剩余22天里依旧会有不达标情况。

分析原因一方面日志和阅读多数时候放在晚上宝宝睡后,思考和输出比较多的时候无法保证按时就寝。另一方面周记总是赶在周一的最后期限前完成。

(三)本周OKR执行情况

周六参加了线上小组效能会,很开心。

听过两期录音,这次终于要声对声了,还真有点紧张。根据叶的要求提前做了准备,会议中发现紧张是根本没必要的,从主持会议的叶到发言的每一个小伙伴,都很随和亲切,就好像在和朋友聊天,随意聊。

最喜欢每个人发言之后的自由提问,可以向别人提问也可以别人向自己提问,而实质上大家更多的是讨论和分享,很有用,只可惜时间太短,讨论不能更深入。

本周OKR执行情况我依旧给自己打90分,大部分坚持的都不错,23点前就寝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是配合宝宝睡眠时间,当然半夜喂奶后宝宝睡了我却清醒了,想要放飞自我又不太舍得,逼自己睡吧睡吧,保证睡眠是当务之急。

二、阅读之思考

(一)少有人走的路1

本周开始阅读《少有人走的路1》,阅读速度依旧比较慢,只读完了第一、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规矩”和第二部分“爱”给我触动都很大,阅读内容不多但思考相对多,也记录在日志中,转载部分,共勉。

开篇第一部分就是自律,禁不住想问这是K书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吗?

谈到自律,想到当初加入108的初衷。现在从试运营开始已经过去100天了,跟着N多优秀的人奔跑过程中,我也在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但是不管目标是什么,自律的心却从来不曾改变。我始终记得K叔说过的“自律得自由”,我想要的自由就是随心选择想要的生活。

自律,其实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必须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才能把自律进行到底。如果是自愿选择自律,积极主动就自然而然,如果是被绑架而选择自律,那么愿意被绑架也说明愿意尝试积极主动。所以,自律和积极主动是十分契合的,就像书中说的: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自律的第一个原则:推迟满足感。

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了关于拖延症,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懒癌”,人人自知又人人难以攻克,这就让我想到了吃青蛙。人们总是习惯选择自己喜欢和容易的事情,而刻意忽略不喜欢和难度大的事情,于是产生了拖延症和贪图安逸。所以这又和七个习惯融会贯通了,克服拖延症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要事第一,吃青蛙,并通过复盘或者找人监督的方式倒逼自己。

我也想起听儿童教育课的时候,老师说孩子写作业的问题,如果孩子说一个小时能写完,就答应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作业可以玩游戏,40分钟写完作业,剩下的20分钟就可以玩游戏,如果一个小时都写不完,那么就没有时间玩游戏。这也是培养孩子先苦后甜吧,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自律的第二个原则:承担责任。

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很擅长给自己找理由,出现问题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向内看。

在读七个习惯的时候,有一句话“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这就是积极主动的核心,遇到问题不消极,而是积极面对和想办法解决。喜欢的事要积极主动,不喜欢但又不得不做的事也要积极主动。现在想来,七个习惯真的很赞,和很多书的理念都非常契合,完全可以当作工具书放在床头,经常翻翻,经常对照七个习惯反思自己,日积月累一定会有很大效果。

在谈到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时,书中强调前者给自己强加责任,后者推卸责任。结合作者的观点反思自己,原来我的身上真的也同时具有两种症状,有些事过分强调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很累很疲惫,而有些事又习惯性推卸责任,不愿意去承担。二者相比较,前者占比更多一些,这是不是说我也更容易被治疗?其实不管哪种症状都是自己对人对事的一种心态,而不管责任在谁,也都只有积极面对才能解决问题。书中引用了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 · 克里佛的一句话:“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在讲述逃避自由的观点时,作者的分析角度很独特,他提出“成年人一生都充满了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所以出现任何状况都要向内寻找自己的问题,并且寻找和珍惜自己做主的机会和自由。人们常说自律得自由,这里的自由就是自己选择的自由,所以承担责任作为自律的第二个原则名副其实,只有自律才能有能力去承担。

自律的第三个原则:忠于事实。

作者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比做心灵地图,并提出这个地图必须不断修正以确保内容准确翔实。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进步,需要接受的新信息越来越多,地图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修订,而这个修订过程会带来痛苦。这让我想起了这几天一直在讨论的一个词“迭代”,就像化茧成蝶,凤凰浴火重生,所有的迭代也都是一个痛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要用新的认知取代旧认知,很多时候因为旧认知根深蒂固,割舍和修订极有可能是纠正和推翻,所以会引起抗拒。很多人会拒绝修正,并试图用旧认知控制一切,扭曲事实来符合地图而不是让地图契合事实真相。

刚好今天听过樊登听书对金韵蓉老师的书的解读,其中提到“每一个讨人嫌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求救的原因”。所以抗拒对地图进行修订的人,很多是源自童年时代的经历,这就是不忠于事实的一种逃避,而只有通过自律才能逐渐克服,逐步成长。

针对上述情况,最好的方式是迎接挑战。第一要充分自我认知,第二要勇于接收别人的质疑和检视,第三忠于事实真相不说谎。

所有的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自律的第四个原则:保持平衡。

作者提出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当,也就是对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称之为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条通往心智成熟的路,这条路很难坚持,需要不断自我调整,其中也包括自我情绪管理。作者提出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放弃过去才能全身心迎接未来。

自律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就像我们108行动营,想要遇见更好的自己,想要化茧成蝶,想要蜕变,都是基于自律基础上的目标,实现的过程不简单,要坚持,要遵循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把这四个原则和七个习惯以及成长型思维结合起来思考和实际运用,可以加深理解并事倍功半。

第二部分:爱。

开篇就给出了爱的定义,并指出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108进入倒计时,在时间过半的时候大群小群就已经开始不断提醒大家,时间过半任务是否也过半,初心是否还在。今天读到关于爱,我想这个初心也就是爱了吧。

每个人加入108的目标都不同,万变不离其中,都离不开一个爱字。就拿我自己来说,当初是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宝妈,最根本的原动力就是对宝宝的爱。后来调整了目标,健康长久的陪伴家人,这是源自对家人的爱。有的小伙伴是想要提升自己,那是对自己的爱。每一个目标的背后都有一个我们想要自发去爱的人,家人,爱人,孩子,朋友,自己。

书中列举了几种通常人们以为是爱的行为,比如坠入情网、浪漫爱情的神话、依赖性……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那么真正的爱有什么特点呢,书中列举了五点:

第一,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

第二,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即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第四,爱需要付出努力。

第五,爱是一种意愿。欲望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意愿转化为行动。

多数人对爱的理解都有偏差,比如有的人会一味对别人好,做出很多自我牺牲,并自认为是爱,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我逃避。因为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我意愿,把自己以为的好强加给别人并不代表这种好是对方真正需要的。所以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书中有一句话“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把爱挂在嘴边,想去爱而实际并没有真正为之付出行动。

对我自己来说,最现实的一个例子就是给母亲打电话这件事。已经很多年了,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地给母亲打电话,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闲聊,问问今天都干什么了,晚上吃什么了等等,有时候遇到母亲在看电视或者打游戏还不太愿意搭理我,就长话短说。其实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聊天让她知道我的关心,这就是爱。而与之对比鲜明的是,我以前也想过每天给婆婆打电话,并且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来不了了之了。一方面是和婆婆没有和母亲那么亲,说话时要考虑分寸,就不够亲近和随意,另一方面平时去婆婆那边少,没有太多共同语言。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爱的不够,所以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想办法坚持。

书中还有一个章节提到了“爱是关注”,也特别有感触。

作者提到关注最常见和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并且列举了父母对待孩子的喋喋不休如何处置,五种态度都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一个平衡点。这也让我想起了几个事情。

一是,朋友的孩子,和他聊天时曾经说过,他和父母之间无法沟通,因为每次讨论问题时他父母理解的内容完全不是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父母更注重他的想法带来的结果和应该怎么对待,而他更希望父母能理解他会有这些想法的原因。这就是父母在倾听的时候走错了方向,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关注不够,所以无法真正理解他的想法。

二是,我们在陪伴父母和孩子的时候,经常提到一个词“专注”,今天读书之后我就在想,专注的意思就是专心地关注吧。陪伴不仅仅是空间距离上的在一起,也不仅仅是时间上的重叠,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所以在陪伴父母和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尝试使用积极主动的原则?主动找时间去陪伴,主动在陪伴的时候认真倾听,主动尝试理解他们的意愿,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或者达成心愿。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使用要事第一的原则?放下工作,放下手机,放下忙不完的乱七八糟,在这一段时间内,专心地关注他们,这就是唯一的要事。关注,不是我们自以为的方式,给钱,买礼物,请吃饭,而是高质量的陪伴。以终为始,所有的陪伴最终都归结到一个目标,爱。

(二)养育女孩

我还记得宝宝出生那天发了一个朋友圈:“恩泽及舍下,千金至我家”。自此以后卷爸和我的生活中多了一个小丫头,卷爸的前世小情人,我的贴心小棉袄。2月14日情人节,卷爸发了他和宝宝的照片,跟随着一句话“往后余生,全都是你”。对于宝宝的成长,卷爸和我的一致想法是放手让她自由发展,我们只是爱、陪伴、引导。《养育女孩》是朋友推荐的,希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帮助我们引导宝宝成长为内心强大的快乐女孩。

以下依旧摘自我的日志中:

今天终于翻开了这本书,如何养育女孩,陪伴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新认知。

推荐序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她会从我这里学到什么?”。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如何养育一个女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该如何引导她健康快乐成长?作为一个女孩,宝宝成长期会有哪些希望和危险?这些困惑,或许从这本书中能够找到答案。当然,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所以参考但不照搬,希望不断提升自己的我能够有更多勇气和底气,能够引导宝宝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孩。

推荐序中提到了作者对未来女儿想象的期待:“你能看到你给她的童年与如今她拥有的力量和品质之间的关联。你感到骄傲并且非常满意。当你离开,一个优秀的女人会继续生活,她还将把你教她的一切传给她的后代”,特别喜欢。

今天阅读第二章《初始(出生到2岁)》。这本书也可以算是一本工具书,按年龄分为五个阶段,今天读的是第一个阶段,也是适合宝宝的阶段,主要是讲述0-2岁的宝宝最需要的是互动,因为“生命早期是大脑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而帮助大脑成长的正是爱、微笑、歌唱以及各种有趣的互动,还有父母们和宝宝在一起时自然会做的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每天早上宝宝醒来我们也被叫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她笑,并且说“嗨,早上好。”她也会很开心的笑,然后开启一天的互动。

网络上很流行一句话“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我不认为女子本弱,可是为母则更刚是真的。有了宝宝,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自己也会改变很多习惯,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妈妈。就像书中说的“宝宝不会调整自己来融入你的生活,相反,你需要适应她。做好生活将被彻底改变的准备,接受这一点,你就将获得更多的乐趣”。

所以,我又想到了七个习惯,其实任何事都可以把七个习惯融入其中。一般我们喜欢的事想做的事会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那么做到这三个习惯是不是也会把不愿意不喜欢的事变成愿意和喜欢的?为什么这三个习惯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它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从被动到主动,并且乐在其中。

养育孩子也将是一个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我们自己选择带她来到这个世界,就必须调整自己去适应一个全新的角色。情绪是会传染的,宝宝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母亲是女儿人生态度的第一参照”,所以要做一个快乐的妈妈,教她学会爱与被爱,我能和她一起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享受陪伴她的时光。

今天曾读到一句话“有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给宝宝一个快乐的童年,很重要。

(三)你想要的是婚姻,还是对错

嘟嘟的推荐,樊登听书,当时只试听了6分钟,这次全部听完,感到句句戳心。金老师作为一个专业婚姻咨询师,结合她自己37年的婚姻感悟,在书中列举了婚姻中可能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和见招拆招的解决方法,问题都很现实,解决方法很实用,虽然方法未必适合每一个人每一段婚姻,但最终引导了一种正确对待婚姻和正确对待婚姻中自我的理念。摘录其中部分精彩内容,让自己时刻保持觉察。

关于跷跷板理论,描述了婚姻中大部分女人从跷跷板的平衡端到顶端,从顶端跌倒底端,从底端又重新回到顶端的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如何才能做到释然?只有真正理解才能释然,而真正理解的核心就是不对号入座,不把所有问题和矛盾都集中到自己老公身上。

关于出轨,金老师建议设定一个底线,当明知道对方跨越底线时,留下来也没有意义,这种时候请优雅转身,给自己赢得自尊和更好的未来。这是她作为一个婚姻咨询师给出的最诚恳的建议。

关于为了孩子不能离婚,金老师指出这种想法是最大的谎言,是用孩子做挡箭牌的逃避。夫妻不和睦,每天争吵,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的伤害远远大于离婚带来的伤害。

金老师说:“每一个讨人嫌的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求救的原因,能看到这个背后的原因就能理解和接受对方不合理的行为”。樊登的解读就是行为背后的需求,看懂了就比较容易去宽容对方。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用一个苍蝇的视角看电视剧一样看每一件事,这样看到的才是事实而不是自己情绪的产物。

这本书列举了婚姻中种种问题和破解,最终是要告诉读者婚姻中的任何一个选项都是OK的,不用害怕,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就好。比如遇到事情的时候停顿一下,问问自己是在和谁沟通,和对方沟通还是和自己的情绪沟通?即便只停顿三秒钟,也足够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思考,避免一次又一次的争吵,并且能够就事论事地正确沟通和交流。

在最后,她说:“婚姻中两个人走到最后都选择留在这里而没有转身离开,就是最美好的事”。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没有对错和输赢,只有爱与不爱,真爱就必然愿意付出,但这种付出不是无底线没有自尊的付出,在我心里,最美好的爱情就是在一起,共同成长,生死与共。

三、周记碎碎念

(一)关于周记

每到周末都亚历山大,周记周记周记,而最近几周因为时间安排原因,每次周记都将将赶在周一的晚上deadline之前完成,好像亡命徒一样,奔跑奔跑直到精疲力竭。看到群里小伙伴的周记,感触颇多,又来问自己,周记到底该写点什么?

第一类:精品感悟,绚烂多姿又内容丰富,高端大气上档次,大神级别,望尘莫及。

第二类:生活小札,平淡中透露出倔强向上的不屈服,大量输入和输出,武林高手,继续看眼儿的份儿。

第三类:一周总结,罗列、陈述、反思,茁壮成长中的花花草草,我也是其中之一。

最近几周一直在想,我的周记应该写点什么,风花雪月?抒情散文?幽默小品?严肃而又认真的记事文?其实写什么都无所谓,可又好像都不是我的菜。从头捋捋,为什么写周记?复盘。什么是复盘?自我剖析。怎么剖析更有效?记录真实,反思自我。所以我的周记就是这样的,记录真实的生活,过日子中反思,学习中思考和输出。

(二)关于平衡

小组效能会大家讨论最热烈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我当时没发言,作为一个全职宝妈,虽然过往工作经历也很丰富,但毕竟离开职场几年了,不是完全了解目前的状况,可是看到卷爸和其他身边家人朋友的努力、追求、困惑,我还是想说,工作和家庭是无法取得完全平衡的。

人的脑容量和精力都有限,就像一天只有24个小时,分割后都是有了主儿的,没有剩余,所以一个时间段只能做一件事,一天24小时也只能做计划内的几件事,想要多做事就必须压缩调整,最终的结果可能导致很多计划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

追求一个目标的时候,必然会弱化或者舍弃其他目标,鱼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如果有人说可以兼得,那一定是每一个目标都没有尽全力。看到叶给我日志的点评,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同,有人认为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就是成功,那么就可以很好地兼顾家庭,鱼和熊掌两得。我想说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是很多人向往的幸福,但生活很现实,这种幸福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但必须得到家人的支持和按捺下自己蠢蠢欲动的心,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我以为的真正成功也并不是富豪榜上排名几何,而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并且精神富足、财务自由。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好像很难,却是很多人一直甚至一生在追求的,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无法二者平衡。

我们在学七个习惯的时候,为什么是“要事第一”而不是“要是前三”?因为真正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个,这也是每天清晨自问中问自己的,其他青蛙都必须为它让步才当得起“最”字。平衡只能是阶段性的选择,不同各阶段会有不同的终点,然后把时间拉长,多少年为一个期间,这个期间取得了工作和家庭的相对平衡。

就像两个人过日子,每个人侧重点都不一样,有人侧重工作有人侧重家庭,而其中也必定有人会为家庭付出更多,这种付出如果甘之如饴,或许也可以算是另外一种平衡吧。

(三)关于圈子

最近和朋友聊天时,经常听到一个词儿“圈子”。什么是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话题、追求、消费观甚至道德观,一旦进入一个圈子就只能在这个圈子里上上下下,而不太可能在圈子和圈子之间跳跃,就像一个行业做了十年甚至几十年,想要换个行业忽然会发现离开现在的工作竟然不知道自己还会做什么,选择面极为狭窄。想起前几天读到ice的日志,他说“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真的如此,也只有真正强大了,才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每个圈子都有固化的思维模式,一个圈子久了,温水煮青蛙一般,很难再迈出另外一步,即便努力了,也未必被其他圈子所接受。网络上不是流行一句话吗,“圈子不同不必相融”,工作如此,生活亦是如此。所以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尊重,在各自的圈子里努力就好,有机会就选择,没机会就争取成为圈子中的最好。

(四)关于《都挺好》

最近的朋友圈被《都挺好》刷了屏,各种讨论喷涌而出,看了其中两篇,感觉分析的都挺好。

电视剧之所以大热,是因为太贴近生活,敢于和现实肩并肩,而家长里短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抓眼球的开局,让人愤愤不平又戳心的过程,倡导人性美好的大团圆结局,电视剧谢幕了,由此产生的讨论却此起彼伏。

不论一件事,还是一首歌一幅画,能够引起共鸣是因为戳到了内心最深处的某一个点,不同原生家庭留下的印记不同,同一个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所以没有两个人有完全一样的观点,人性百态一览无遗。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我没看电视剧,没有共鸣,也不想做妄议,记得金韵蓉老师那句话“每一个讨人嫌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求救的原因”,我不知道行为背后的需求,就没有资格站在自己的道德制高点去评判别人,或许谁都没有资格。

话说已经好久没看电视剧了,好久没看电影了,好久没出去hanppy了,期待宝宝快点长大,带她一起嗨嗨嗨。

四、来自行动营的hello

1、榜样的力量——小记叶和嘟嘟

叶的标签:隐藏学霸、思路清晰、积极主动、用心

印象中的叶,隐藏学霸,虽然一个小组很久了,也经常读她的日志,但是更多的了解还是在她的星计划分享中。大隐隐于市,身边有这样一个大学霸竟然不自知,我是错过了多少学习的好机会啊。从分享中能看出她是一个有追求,对自己有要求又思路清晰的女孩。我也是从银行系统中走出来的,银行财务的工作严谨认真又枯燥,竟然一直没能固化这样一个活跃的她,我也是醉了。

叶是一个非常积极主动的人,自从做了小组长后,工作非常认真。

虽然点评小组日志和周记是她的本职工作,但她的点评是我见过的最长也是最用心的,不仅点评对方,还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做反思。

每天早上,她会主动扔青蛙到群里,不仅仅是表率来带动大家的积极性,还认真执行,中午有跟踪,晚上晒结果,完不成的主动接受惩罚,并且找到了小四哥自求高难度节目。

英语角是嘟嘟提出来的,叶是唯一一个一直积极响应的人,我想这不是因为她是组长必须响应,而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提高方式,学霸永远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叶的效能会主持很赞,会前就扔出了会议提纲,发言、提问、讨论,竟然还允许各种脑洞大开。虽然我们都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脑洞,但这种变相的畅所欲言让会上的讨论气氛空前热烈。她在主持中时刻关注每一个发言的人,承上启下过度衔接很及时自然,虽然她自己说状态不够好,但在我看来已经很赞了,毕竟一个人热全场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会议刚结束,她的文字和录音就发出来了,开会时我都能听到她噼里啪啦打字的声音,很敬业。

她在新晋组长时曾经说过“在108的绑架下,突破自我与大家深度链接,高速成长”。她做到了。

嘟嘟的标签:不能更优秀

嘟嘟一直是我们的榜样,每天早起打卡,四点五点的,看得我汗了又汗,这才叫真正的早起吧,把一天的时光拉长,好像比我们的24个小时又多得了好几个小时一样,学英语、阅读、听书,高质量的自我提升。

嘟嘟工作很忙,但始终不忘兼顾家庭和亲子,她是小组内在工作和家庭中平衡得最好的人,效能会的时候她也说自己对平衡有困惑,可是能做到她这样已经很难了。

最喜欢嘟嘟的日志,生活化又有各种感悟和反思,我能说读起来朗朗上口吗?真的是篇篇用心篇篇赞。尤其是她的影评和书评,看了真的欲罢不能,期待更多更好的各种评。

嘟嘟不能更优秀了,必须狠狠向她学习。

2、星计划分享——邵筅笙的美食与精进

听邵筅笙关于美食的分享,一个很认真又很执着的人,计划做520天不重样的早餐,计划未来的自有品牌是“等她开饭”。“她”一定会是一个特别幸福的人,因为邵筅笙很用心,不仅仅是美食,还折射在生活和自我提升方面。

邵筅笙的分享表面是美食的分享,但一字一句娓娓道来,处处透露出一个爱生活、懂生活、会生活的他,也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自律并受益于自律的他。比如每天早餐的搭配,主食、蛋白、蔬菜、水果、坚果,即便很简单的素材,他也可以做的营养又美味。比如早餐照片的构图,可以是三角、俯拍、近距离,并有补色的提示,同样是照相,我们在照,他却在相,一张美轮美奂照片的背后是几十张的备选。

最喜欢他做早餐的精进,他的朋友200天的早餐没有变化没有进步,而他却每天都给自己寻找一个全新的挑战,不成功也不怕,一点一滴坚持,真的可以做到极致。太赞了。

3、每日一问

还记得进入108的初心吗?实现多少了?有什么是希望在最后30天实现的?比如执行力的提升或其他?

108结束后,你希望108小组如何处置?

如果按照在108营的模式运行2019年,你觉得自己能做到哪些方面?还做不哪些方面?原因是?

108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在结束后没有了一致行动绑架,会不会有可能退回原来的生活状态抑或自律会下降?换句话说,起于绑架而开始的自律训练,那现在自己是否已经能离开绑架的力量而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自律行为呢?

一周七天,四天都在追问108、自律、OKR......问问戳心。真想给这周的每日一问起个小名“每日一提醒”,起个别名“每日一觉察”,起个字“每日自虐”。

108的初心,始终不曾改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已经成为时刻激励自己的座右铭。还有纪伯伦的那句话:“永远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贴在书房电脑对面的墙上,提醒自己。

结营前的剩余时间里,想做的只有一件事:坚持。

结营后的小组何去何从,想做的也只有一件事:继续深度链接。

五、感恩

1、感恩父母贴心的“不打扰”和总想着我送来的各种好吃的。

2、感恩卷爸为老情人小情人的努力工作。

3、感恩宝宝认真努力成长,这种会翻身打滚了,睡眠也略有好转了,越来越认人了,每每看到她都挪不动脚步,只想陪着她,听她嗯嗯啊啊,看她笑。

4、感恩宝宝干妈做的各种好吃的,给宝宝买的漂亮泳衣、裙子、包屁衣。

5、感恩所有陌路人,有缘相逢。

6、一句喜欢的话:心安是与懒惰对立的,该你去做的,你不去做,你不可能心安。

六、下周计划

(一)宝宝健康快乐平安

到医院听辅食课。

带宝宝打疫苗。

带宝宝出门大遛遛1次。

带宝宝下楼或小区附近小遛遛5次。

给宝宝添加辅食,计划7天米粉。(辅食课回来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阅读《养育女孩》,本周完成阅读。

购买宜家餐椅、小推车、安全座椅、吸尘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先选定目标。

(二)健康长久地陪伴家人和宝宝

走路运动4天。

23点前休息5天。

阅读《少有人走的路1》。

给父母打电话问候5次。

给父母买菜1次。

陪父母聊天1次。

(三)出国自由行嗨嗨嗨

学习懂你英语30分钟5天。

学习2个美语音标5天。

(四)108天蜕变成更好的我

日志打卡7天。

周记复盘1次。

补听星计划达人分享。

补听一节儿童教育课。

小组值日生,点评四组日志。

又将是新的一月,新的一周,新的一天,再次提醒自己倒计时22天,加油。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加油吧,坚持每一天的起舞,不辜负每一日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