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二宝,你欠大宝的不止一个拥抱

2018-01-02  本文已影响618人  萱源mama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

2018第一天,二宝闹腾大宝哭泣,大宝的游玩计划被二宝无情粉碎。

大宝眼泪里有太多言语,委屈、恼火、愤怒、不甘、无奈,当妈的看在眼里,疼在心理,难在嘴上,不知道如何安慰、如何许诺、如何取悦。

说实话,在领二宝的这条路上,亏欠大宝太多……

任何假期,大宝几乎都被动的全程参与领二宝,不仅搭把手,关键时候还是主力军。但也有很多时候心不甘情不愿,翘着嘴巴玩着手机,一脸漠然,让你忍不住心头一惊——现在的小孩是不是都这样“自我”。

仔细想来,大宝在被动陪伴上,确实浪费了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精力。做父母的更是在监督力度和陪伴程度上都打了折扣,期望值寄托在大宝自己的自觉性和习惯性上。

我试着用“同理心”与她“共情”。

回忆自己和弟弟,也是一路打打闹闹长大的。其间吵过无数次架,嚷嚷过无数次“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生你?”,羡慕过独生子女的优越感,总觉得父母陪自己的时间被剥夺,父母的爱被分割了,……

开心时,就是玩伴,是真喜欢;生气时,就是敌人,满脑子恨意!

所以,女儿的想法,我能感同身受。唉!姐弟俩这份相亲相爱、血浓于水的深情,她什么时候才能真切感受到?

只能等再大些才能深刻体会。

相信所有的二宝都接受过大宝无条件的爱护……

亲爱的二宝,你欠大宝的何止一个拥抱……

二、

今天在“妈达人”的群里求支招,大家讨论时发现这是很多家庭的共性。

通常做姐姐的都会比较懂事一些,也经常会被要求对弟弟、妹妹忍让。

长久了容易形成"习惯性忍让",压抑、忽略自己的感受,导致自己的需求都不懂得表达,觉得自己作为姐姐就该让着,一味付出。

而小宝如果习惯了姐姐的谦让,也容易变得霸道,觉得"小的就理所当然被照顾",而养成忽略别人的感受。

这两种情况都非常不好。

还有来自长辈们的“话术”,包括父母本身。老人有时候比较紧张孩子哭,只要哭闹的场面出现,往往就会不注意说话时语气的轻重,偏倍小的、哭泣的一方,责备大的,如若大宝辩解则常常冠以“抵嘴”、“任性”、“不懂事”等名头。

小孩子哪能分辨大人的气话,当真后,恶性循环就开始了,本来我没先弄他,但你冤枉我,你越说我,我就越要把他搞哭……

妈妈可以多关心姐姐的感受,弟弟更多是生活的养,姐姐则是心灵的育,放手让姐姐做力所能及的照顾弟弟的事,让她有姐姐的身份感……感情自然逐渐加深啦。                                                                            ——蔻蔻

很多时候,你想做一件事,但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先成人后成才”,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提高其幸福感,所以“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这些死板、单一的教育方式均不可取。

得“整合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多思考多总结,最终让现实达到想象的场景。

三、

罗胖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里也谈到了焦虑——教育问题,这永远是父母们关注的头条。

我还在焦虑。我们家的两个孩子,将来长大了,我该让他上什么样的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其实这样的焦虑,我身边的朋友很多很多,什么样的职业更有前途?……                                                      ——罗振宇

2018年,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问题。

我得认真思考与对待。

而现在先梳理清昨天的状况,缓解哈自己的育儿焦虑。

1、女儿生气时,是在表达什么?

表达不满。

2、女儿表达不满,是要我做什么反应?

惩戒错误的制造者,安慰她这个受伤害的。要的是公平、存在感和认同感。

3、这时候不应该做什么?

①不应该再批评她——“不懂事”。

②不应该让她替别人承担责任,形成“习惯性忍让”——“你是大娃娃了,要担待小弟”、“要学会照顾弟弟”。

③不应该强加名头——“你怎么这么自私?!”、“你怎么脾气这么坏?!”、“你怎么这么霸道?!”。

4、“别在意,小孩子生气明天就好了?!”是该引起重视还是放任自流?毕竟我自己也是顺其自然长大的,但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时能一样吗?

人在气头上,什么都听不进去。但事后,可以沟通。不能让日常的点滴的不良情绪一直累积在她心里,最后被“一根稻草”压垮。

①让孩子释放情绪,很委屈就让她哭个够。

②尊重她的感受,通过沟通和后续的陪伴将心结打开。

5、正面鼓励

①言语上的正面肯定。

②认可她的表现和努力。

③培养其成就感。

6、宠溺只会让小宝变本加利的欺负大宝,全家必须统一战线,杜绝其“任性而为”。

7、大宝适当受挫,或许也能增加其韧性,毕竟人生不可能事事都顺着自己的心意,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也要让她及时把不良情绪疏导出去。

8、和大宝一起解决问题。就事论事。

①如果以后还出现类似的状况,第一时间怎么搞定?

②怎样早早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③如何纠正小宝的坏毛病?请大宝帮忙协助参与其中,出谋划策。


父母手上有杆秤,孩子心里有把秤。如何做到看似一碗水端平,是两宝父母的必修课。

另外,父母的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请不要吝啬你的拥抱,和孩子多抱抱!


感谢您的阅读,以上。

麻烦您,喜欢文章的话,请点红右下角(微信里是左下角)的心❤和帮忙转发……谢谢你的喜欢和转发,这对我很重要。(๑• . •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