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五:写作与修行都是事业
周老师说:“想是没有用的,写出来才算数。”
我就是因这句话受到启发,开启了写作与修行。洋洋洒洒写了几十万字,一直处于有意识写作,每天从吃住行中抓一些写作素材,因自身词语匮乏,写得干巴巴,也很枯燥。
原来每个写作者都要经历这样的写作过程,都是在艰难的苦思冥想中打破自我,挖掘内心。
周老师说:“写作和干其他事情一样,都是先有实践,然后才有理论。”
那我就继续写,在实践中体验出写作的“无为”法。其实,现在写四五百字的文章已经难不倒我,看到一个话题,我用语音输入,能在十分钟以内写下四五百字,这应该就是写作几年后的提升效果,至于文章质量还需反复推敲和修改。
周老师说:“写作就是修行,修行帮助写作。”
很赞同这句话,毕竟我是先开始了写作,然后认识到写作就是修心、修性。在写的过程中,反思自己言行,修正内心负面情绪,进而调整心态。现在看身边人只有感恩,看眼前事那就不是什么事,想通看开已经刻在了内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均能接受一惊一乍的变化,坦然面对一个人安静的惬意时光,每天徜徉在文字里交流思想。
周老师说:“真正的老师就是生活,只有跌入生活的最底层,你才能看清真相。”
细品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不经历苦难哪来的超越。人无压力轻飘飘,受到打击一般都会颓废,甚至一蹶不振,但写作会让人认真去思考,然后写出心声,写下励志话语,带动自己绝地反弹。苦难就是人生的导师,是人生最好的学校。只要有明师点拨,就会有醒悟和动力。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生活的不如意,有人沉溺,有人自省,但遇一明师那将会改变人生。周老师就是这样的明师,拯救了一批读过他文章的人,唤醒了一批自卑不敢写自己的写作爱好者。
“只有经历苦难,才能认识和超越苦难,才能有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
我深以为然,目前的低谷也是人生必经之路,因为写作,我才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这就是遇到了明师,通过读老师的至理名言,用写作解了自己心结。
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对待名利持有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宁静态度。身不惊、心无意,安然地面对人生起伏,拥有了闲散的雅致和漫随的心情,持续走在写作与修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