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启示录」记跨年共读会

第一次参加读书会,第一次看一本新书,第一次分享我的观点,第一次与小伙伴产生思维碰撞,第一次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产生前面这么多第一次。跨年共读,好多个第一次,也注定2019将是不一样的一年。

今天共读的书是《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建。起初对这本书完全是陌生的,只知道小伙伴说这是一本好书,是一本能够自助、寻求自我突破的书。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开始我的阅读之旅。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未能完成我负责的part 3阅读,但是所读之处,无不给我启示。

什么是勇气?那是一种自我认同,并且接受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人总是愿意接受被人喜欢,而害怕被人讨厌。慢慢地,为了得到更多的“喜欢”,我们活成了别人的样子,很累很辛苦,虽然心里喊了千百遍“我不想要这么做”,可是为了迎合别人,最终我们还是做了。
所以,我们今天根据书本的目录,给出了看书的主题:“跳出框框,看世界”。所谓的“框框”,即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牢笼,也是别人对于我们的评价。生活中,这种“框框”无处不在,我们似乎也早已习惯在里面生活,可是时日一久,各种人际问题、自我价值感问题、归属感问题等等接踵而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我们头疼的。因此,我们要跳出这些“框框”,去看更加真实的自己,更加广阔的世界。

初步阅读,我给出的关键词是“突破和改变”,其实这二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联系的,当一个人勇敢地突破自我时,本质上他已实现了自我改变,我就是这么理解的。带着关键词,我看到了启示点。
“人际关系的'王牌'必须握在自己手里”。这是一种能清楚认识到问题双方课题的眼光,变被动为主动的做法。例如,哲人提到因为小时候被父亲打而造成长期以来父子关系紧张,直到他长大了,这关系依然没有改善。后来,他转变了看待问题的眼光,是“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还是“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前者的主体是父亲,后者的主体是“我”,父亲是否愿意改善关系是父亲的问题,“我”干预不了,也无法干预,而“我”却能主动去改善这关系,至于父亲怎么看又是另一个问题了。所以,跳出习惯性的“框框”,换一种观点,其实“世界”也是美好的,这便是“突破”。
“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社会的最小单位,不是家庭、单位、学校,我原本以为就是个体的“人”。然而我错了,这种想法就隔断了个体心理和整体论的联系,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自我中心。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其实说的又是一种最基础的人际关系,人不能离开整体而独立存在,当你开始考虑如何去关心别人时,你的人际关系也在无形中得到改善。
“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要纠结过去,过去已无法改变,我们更应该想想如何看待未来。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那始终是别人的课题。我们要有勇气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去体会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人生,那么也就是“改变”了。

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我还是个小白。今天看了20页书,边看边在脑海里联系我的生活,我确实也在无意中有一些类似的做法,实现了“突破与改变”,也从中看到了原先自我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变成了现实。2019年,改变是必定的,突破是必然的,继续前进,为实现“梦想清单”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