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琐碎
昨晚和儿子通电话,聊到他最近创作状态不太好,几个展览写了作品,寄出前却总觉得不如意,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踌躇再三还是没有寄。
我听说这种情况,有点担心,问了一句:“那其他同学呢?寄了吗?”他说“寄了”。
我说:“那为什么别人状态还可以呢?”
他说:“他们不觉得自己不好。”
我说:“那他们的真实水平如何?”
儿子说:“还不如我吧。”
我又絮叨了一段,大致是表达你们平常应该多切磋、多交流,共同提高的意思。儿子突然冒出来一句:“我今天看短视频,有一句话挺有感触,说同龄人之间最多的是病友治疗,但其实病友治疗对提高专业水平的益处并不大。”
我对这个形容挺感兴趣,突然悟到他的处境。可能就跟我们平常说的如果总是跟自己兴趣相同生活经历差不多的人交往,不利于开拓视野、打开格局差不多吧。
今天有幸和春风老师伉俪、秋妮老师以及芳芳老师喝早茶,无拘无束地聊了三个多小时。
我和春风老师虽然都是老师,但一个在小学,教的是美术;一个在高中,教的是高三语文,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大不一样。春风老师在写作方面的成就和她文学硕士的专业水准之于我就像大学教授与小学生,我只能仰望。尤其是这几年她在简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更是一个我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在她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明白了一点,写作原来也是可以经营的。另外最感动的是她和铁人的爱情故事及育儿方面的一些片断描述 ,虽然听起来都是细枝末节。但不难看出,两个人的用心付出和相互成全是过上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
秋妮老师是我20多年的老朋友。一路走来见证她的成长,理解她说的在无目标状态下积极生活也能把自己锻造得越来越好的人生景象。就像她说的一样,20多年来我们虽然不常联系,但是早已如家人一般互相信赖,互相惦记,互相由衷地为彼此高兴……
芳芳老师是第二次见,她不像我这么多话,温柔内敛。但是我早就了解她了,她学设计出身,和我一样喜欢画画,喜欢书法,喜欢写字,喜欢花花草草。她比我更厉害的是,她不仅仅种花种草,插花也已达到花艺师水平,常常出去开插花讲座、举办花艺沙龙等。不像我喜欢买花,但都是一顿乱插。
从家庭到择偶。从写作到打球,从个人成长到未来规划,我们的话题五花八门,聊得甚是开心。席间我多次插嘴,得意忘形而忘记出发之前想要请教两位老师写书评的技巧了。我记得春风老师说她最擅长写书评,而秋妮老师在“秋妮书语”视频号里推荐过100多本深圳作家的著作,每一篇文案都是精彩的书评。我得到两位老师的赠书已久,一直想写一篇高质量的读书感受却一直难产,群里的简友一篇篇书评抛出来,一个写得比一个好,感觉有压力呀。
只能以此为借口,再约下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