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忆似水年华》随记1
《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作品,因其开创一种意识流写作和篇幅的巨大而著称于世。
我从去年开始看起,中间看看停停,至今仍在“斯万之恋”这一章节流连往复。倒不是文章不够精彩,只是意识流的文字并不像一般的文字那样,意思简单,流于表面,眼睛看过就可以理解。而是要沉浸式地用心去体会,才能品出其中的深意。何况每一章节的篇幅都不少,要看完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要在头脑清醒,身无杂事,心无杂念的情况下才可以攫取文章中的精华。有时一段文字可以反复地看,反复地咀嚼,总是能咀嚼出不一样的味道。说它是享誉全球,真的一点不为过。
前面是在微信读书看的合集,但因为用的是试读卡,看了一部分就不能再继续看下去。又从网上图书馆搜了来,不是合集,只是“斯万之恋”单独成一篇《斯万的爱情》。两者的翻译不一样,但并不防碍阅读的顺畅。这几天,我没有顺着原来的章节看下去,而是又跳跃着选择其中一些以前看过的再重新看了一遍。
又重新看斯万在韦迪兰家听到一段小提琴与钢琴的奏鸣曲的那一段。其中有个乐句让他思绪万千,兴奋不已。那乐句:”它稍纵即逝,却已经大大打开了他的心扉,有如玫瑰的芬芳在晚间的滋润空气中飘荡,使我们不禁鼻翼贲张。“
这乐句带给他的感受,不仅仅是声音还有图像:”他眼前出现的不再是纯粹的音乐,而是图画、建筑、思维,并且能使他回想起来。“
除此之外还带给他特殊的愉悦感:”这个乐句以徐缓的节奏引导他由近及远,一直走向崇高的,难以理解而清晰可感的幸福。“
他热切的希望能再听到这乐句:”如同某人生活中偶然瞥见一个过路的女人,感觉到这个女人在他心目中树立了新颖的美的形象,而且切身体察出它具有更大的价值。可他却不知道能否再次见到那个使他已经钟情的、连名字也叫不出来的女人了。“
”这种对一个乐句的热爱顿时便斯万好像觉得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恢复青春。好久以来他已放弃追求生活中的某个理想,而把生活局限于追求日常的满足,他认为这种状况到死也不会改变,虽然没有这么明确对自己说过;更何况,由于感觉不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还有崇高的理想,所以不再相信天下存在这样的思想,虽然也不能完全予以否定。因此,他习惯于躲藏在无关宏旨的思想中,从不探究事物的实质,……他在与人交谈时也一样,意图不对事物发表自己内心的见解,仅仅提供一些本身具有一定价值但使自己不必表态的细节。“
听了这个乐句,使他重新焕发生机:”这种以前不再相信的现实显现之后,他内心重新产生欲望甚至力量,要为新的现实奉献自己的生命,仿佛音乐对他干涸的、痛苦的心田进行专门治疗起了作用。“
就好比如一个人在现实中浸淫过久,对现实失望,对万事万物已经麻木,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候,突然听到天籁之音,使他突然心情大好起来,确信生活中有理想的存在,从而又有了追求理想的动力和决心。
这让我理解了一个人对我说过的话。他是一个因患病而足不出户的病人,因为恶疾缠身,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甚至失去了生的希望,想到了要去自杀。可就在一天早上,他听到了楼下传来的歌声,是那些退休的老人在公园里拿着话筒自嗨的歌声,虽然没有专业歌手唱的优美动听,但却让他从中品出了生命的倔强,使他对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让他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气。
不得不感叹音乐的神奇魔力。
抛开乐句本身不谈,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来看,普鲁斯特对于斯万心理细致入微的描写不但处处透着一股逶迤秀丽之感,而且遣词造句也十分考究精准,真不愧是意识流的颠峰之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