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4套《抉择——1978》观后感

2018-12-18  本文已影响331人  大石可金

国家记忆秒拍视频

网页链接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短短六千字,激荡四十年。

对于一个80后来说,改革开放这个词应该有些模糊,但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足迹,却是幸福的沐浴在我国改革开发的春风中。

《春天的故事》里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董文华用无比深情的歌声,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在那个僵化接近停滞的时代中,他为共和国和中国人民,奉献出自己最后的一丝热量,使得饱经沧桑的共和国,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春天般的康庄大道。

如今的中国,蓬勃发展,疾速飞跃,城市基础建设发达,高速公路比比皆是,家乡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我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身为中国人,我们现在走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感到无比自豪。

岁月无声,吃水不忘挖井人。

最近,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文献纪录片《抉择——1978》播出:

该片共分《思想解放春雷》《工作重心转移》《走向改革开放》等三集,以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的高层决策内幕、重大历史事件始末和重要历史人物活动为背景,用珍贵详实的影像资料,详尽回顾这一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重要会议台前幕后的故事,为我们展示这一新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命运抉择的历史画卷。

今天,我看了《思想解放春雷》这一集,且谈谈我的感受。

回望历史,经过了十年动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要搞好四个现代化建设,我国面对最大的危机是人才危机。

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靠科学技术,要承认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过热烈的讨论和磋商后,最终邓小平同志一锤定音,恢复了高考。

1977年12月,恢复高考的决策,570多万考生,让成千上万渴望改变人生命运的知识青年,重新点燃了人生的希望。

让我们回到40年前的今天,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这是一次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也将会是改变无数国人命运的十字路口。

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以及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本本主义、唯心主义错误方针,又充分肯定了并且准确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思想,“实事求是”,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最终,在一股春风的吹拂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却拉开了我国具有深远历史意义伟大转折的新序幕,新篇章!

在一片改革春风吹拂下,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人民的思想解放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了,政治昌明,教育勃兴,文艺繁荣,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的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也许,身为一个年轻人,对改革开放没有老一辈那么刻骨铭心,但在我眼中日新月异、繁荣昌盛的祖国,正是我们对成长的一个见证。

到了今天,我们更加深切的怀念邓小平老爷爷!我深信,珍惜眼前,展望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40年!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