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36/100《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四)
接上篇。
第四章: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1、定义:
在开始讲这节内容之前,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假想一个场景。是在你的丧礼上,如果有四位嘉宾来做发言,你希望他们如何评价你呢?
一位是你的家人,也可能是你的子女、兄弟姐妹、父母这样的近亲,也可能是表侄、表姐妹等这样远道而来的亲戚;一位是你的挚友,这个朋友总会使你了解自己;一位是你共事的伙伴或同事;一位是牧师或你曾参加的社团组织。
其实,在想如何评论我之前,我先想的是我的丧礼会是什么样子的?比起西方的丧礼,中国是比较忌讳谈这个话题的,即使是现在,也很少有人去开一个追思会。且不多说,单说如果真的是这样的一个流程,那我希望在他们眼里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四个人分别代表了人生中很重要的四个角色。
第一、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如何对待伴侣、子女、父母、亲人;
第二、作为朋友,如何对待人生中的挚友;
第三、作为工作的合作伙伴,如何与他们共事;
第四、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如何去帮助陌生的他人。
讲真的,以前从没想过在别人眼里我会是什么样子。前两者还有过想法,毕竟也是为人子女,虽然也常常惹他们生气,但还算贴心。对朋友,虽然不多,但每个好友也是真心相待。但是后两者,发现这一块是空白的,对工作,平心而论,算是尽职尽责,但远算不得热爱。对社会,始终都是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想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去做的却没有多少。虽不再想什么改变世界,总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太少,实际上却是自己做的太少。
而以终为始的原则,指的是通过这样的思考,以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脑子里时刻牢记:每天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务之急是什么。
2、两个基础。
·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
第一次创造是智力上的创造,先在头脑中构思;第二次创造是体力上的创造,即付诸实践。
无论做什么事,要先有构思,设定目标,才可能有后面的计划实施。
·自我领导。
即领导与管理,领导是第一次创造,先于管理,思考的是“我想成就什么事业”;管理是第二次创造,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有效把事情做好”。
换句话说,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情。如果方向不对,越努力越偏离正轨。
3、改写人生剧本。
以往人们常常说我们要怎样怎样书写自己的人生之书,而在本书中则提出了另外一种看法,即我们要改写,而不是编写人生剧本。因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承袭了许多来自他人的人生剧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明明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一生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 除了基因遗传外,父母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社会氛围的影响,每一项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定式。尽管选择是我们自己做的,但更多的是承袭了别人的意识。
现在有个词很火,叫原生家庭,仔细想想其实就是父母的某些思想行为被子女继承了下来。所以,应该重新树立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要做的是对已有的思维进行转换,尤其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剧本可能是低劣的时候,更要积极主动地加以改写。
4、个人使命宣言。
也就是个人哲学或基本信念,即说明自己想要成为拥有什么品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以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
这个个人使命宣言也是做出任何关键抉择的基础,即使是面对千变万化的环境和情绪,也能做出日常决策。
作者提出了一个“核心区”,分成了四部分,到时可以借鉴一下来形成自己的信仰体系。
核心区:
·安全感:价值观、认同、情感的归属、自尊自重与拥有个人的基本能力;
·人生方向;是“地图”和内心的准绳,人类以此为解释外界事物的理据以及决策与行为的原则和内在标准;
·智慧: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对平衡的感知和对事物间联系的理解,包括判断力、洞察力和理解力,是这些能力的统一体;
·力量:指采取行动、达成目标的能力,它是做出抉择的关键性力量,也包括培育更有效的习惯以替代顽固旧习的能力。
四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需要全面均衡、协调发展。
在读完这一节之后,也常常想自己的基本信念是什么?
想想在本文最开始提出的四个角色,或许也可以找到答案吧。
写在最后:
今天年三十了,春节快乐啊。
希望一年,安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