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读《我们仨》《干校六记》《将饮茶》有感

2018-09-23  本文已影响80人  王小粉儿
图片转自网络,侵删。

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连读《我们仨》《干校六记》《将饮茶》有感

从上周五晚开始,我连读了书架上《我们仨》《干校六记》《将饮茶》三部作品,作者皆为杨绛。她被世人称为先生。她与钱锺书先生携手走过一生的故事,为世人所乐道。其高雅的生活作风及恬静平和的学者心态,我也从这三部作品中略知一二。

《我们仨》由三联书店于2003年7月出版,手中版本为2013年8月第三十九次印刷。本书为杨绛先生在夫与女离世四年后,于92岁高龄写就。我看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日常琐碎而温暖的生活点滴,三人“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文章起于1935年,二人结婚去牛津留学,止于1998年末钱锺书先生去世。63年的生活琐事,读来竟毫不枯燥,学者家庭的特征亦跃然纸上。第一部分,用梦的方式记述了夫及女离去后,杨绛先生的思念;第二部分以一种半梦境的方式,记述了夫女二人相继患病的最后几年,杨绛作为母亲和妻子,奔波照料的场景;第三部分则讲述了1935-1998年,这个家庭的一些点滴趣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我反复提到的学者气质。学识渊博,为人谦和,是我对他们一家三口的印象。我发现他们的性格中没有一种平日的“紧张感”,很难形容。不会因为家人的一句话而生气或吵架,每个人在面对至亲的家人时都很温和,不会恼,不会怨,互相体谅,彼此照应相助。这种感觉我很向往,很希望日后组成一个这样的家庭。不仅要寻找志同道合者作为另一半,更应把重点放在提升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上。注意点滴,养成习惯。心知,需提升水平及修养,才能达到此等人生境界。

《干校六记》由三联书店于2010年7月出第一版,手中为2013年2月第五次印刷的作品。而1981年及1986年,三联书店已经出版过本书。本书记录了196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接受“工人,解放军宣传队”再教育,下放干校,夫妇二人在大浪中随波逐流(取字面意思)共度时艰的经历。共分六篇:一《下放记别》讲述了下放过程及准备工作;二《凿井记劳》讲杨绛及队友凿井的事;三《学圃记闲》讲在菜地时的事,包括自盖厕所收集路人粪便,但手编的门帘,砖头,甚至柱子都被老乡偷走了;四《“小趋”记情》记与一只当地小土狗的感情;五《冒险记幸》技术,他步行几公里地去看钱锺书,及路上的险事;六《误传记妄》讲钱锺书收到小道消息,会第一批回城,但发布时名单并没有他,当时的内心失落,以及被人写“黑材料”的事。总体上,如作者所言,在八年后这些往事仍历历在目,便记录下来,是为六记。我在读“小趋”一段时,确实感到了压抑。本书让我了解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干校的工作其生活情况,但由于没有经历,故共鸣不多。没有其他同样经历这段岁月的人,读到此处的感同身受。想来虽为不幸,却实为万幸。

《将饮茶》——想来也应读作qiāng——亦由三联书店于1987年初版,2010年第一版,2013年5月第6次印刷。可分为三部分,一为杨绛先生回忆其父杨萌杭生平,回忆其姑母杨萌榆生平;二是《围城》的创作历程,及创作《围城》时的钱锺书先生,也许可对《围城》的偏爱者有吸引力;第三部分记述了文革时的一些遭遇。杨绛先生可以将苦难,困顿的生活描写的举重若轻,在逆境中彰显了个人的高尚品格及情操。

连读三文,让我在短时间内集中地接触到了杨绛这位大家,听她看似闲庭信步地娓娓道来,夫妇二人及女儿的各种遭遇。不论快乐还是痛苦,他们都能泰然自若。面对强权及乱世,她看似弱不禁风,实则内心坚如磐石。但对女儿和丈夫,又柔软至极。看过了他们二人的爱情,什么“像突然有了铠甲,也像突然有了软肋”之类的话我瞬间就可轻易体会。而对女儿的母爱,就像一只翅膀可以长开得无限大,内侧有无限柔软的羽毛的大母鸡,保护着,教育着自己的孩子。她这一生所扮演的各个角色,都很到位。我认为她作为一个女人,她扮演好了每个人生阶段的角色,又超额完成了这些任务,同时又完成的举重若轻。像这种我一再强调的学者风范,让我刷新了我内心中对于学者的定义,对于优雅的定义,对于女人的情商极限的定义,对于内涵极限的定义。看似如此高的评价,不是过誉,实乃实至名归。

而这一份优雅,这一份学者气质,是自己的,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是任何外在的困苦艰难都夺不走的。它不分男女,都是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与学习获得的。所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外表的光鲜,均为皮毛,内心的充实,才是真正的富足与享受。让我在这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可守住这份初心,不要让它“一日秋风一日疏”,不辜负那个内心深处真实的自己。

2018年1月31日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