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吴谢宇案
从2019年吴谢宇逃亡弑母四年后在重庆被抓,到目前一审判决死刑,他近日决定自写诉状上诉。期间看过许多的文章来报道这个案子,记者试图从他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老师同学口中找到他犯罪的真正动机,然而都是无果,在周围人的眼中他是一个高度自律、对人彬彬有礼、让人找不出一丝缺点的学霸。
然而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高智商男孩怎么会制造出如此惨绝人寰的悲剧呢?他的妈妈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被让她引以为傲的“优秀”儿子杀死吧。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想他的妈妈宁肯希望他成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也不希望他成为一个弑母的刽子手。
无疑这是一个教育失败的案例,一个孩子在学业上的优秀并不能证明教育上的成功,更无法掩盖他身上致命的性格缺陷。有人一味地把悲剧的根源归罪在他母亲身上,我觉得这不公平,社会大环境的唯分数论,以及他成年后不自省、仍以自我为中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现在家长普遍为孩子的升学和分数而焦虑,似乎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后,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考上名校的孩子,因抑郁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杀率节节攀升,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不快乐?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名校是家长的目标,孩子只是按照家长的意愿在学习在考试、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人生目标。吴谢宇也是这样一个孩子,庭审时他说:““父亲走后,考多少个第一名都没有用了”,看得出他很爱他的父亲,并且把努力学习作为对父亲的回报。然后父亲走了,他就觉得学习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把他能让父亲为他骄傲的快乐统统都带走了。从这个层面上,他在生理上和智力上已经成熟了,但心理上还是个巨婴。就更能理解现在国家对中小学实施教育改革的“双减”政策了,除了考试和学习外,孩子们需要更多的空余时间来释放天性、探究、寻找自我。除了重视学业,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吴谢宇为什么选择用这么一种极端的方式杀死他口中最好的母亲呢?通常,一个普通孩子叛逆都是通过反抗父母、和父母吵架、或者离家出走这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独立。而吴从小到大都是个非常听话、非常自律的孩子,据说大学时每天固定时间给母亲打电话来汇报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这简直是众多父母最期待的完美孩子了吧?然而尽管他没有顶撞妈妈的勇气,却是选择了弑母。我们都觉得叛逆的青春期孩子可怕,孰不知一直听话、顺从的完美孩子更可怕。叛逆,是一个生命走向独立的第一步,他们是想证明自己是一个自由的、独立的个体,最终可以脱离父母、独立生活。而吴谢宇这个心理上的巨婴,由于从小到大处于一个压抑的环境,他一直习惯服从父母、学业上的优秀以及社会舆论的吹捧似乎进一步证明了父母教育的成功,他根本无力反抗父母,但是潜意识里他没有放弃成为自己,可能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弑母是唯一 一条他觉得能彻底放飞自我的通道。
当然这里并不是为一个杀人犯进行开脱,而是试图通过分析吴谢宇的内心世界,来给我们这些为人父母敲响警钟,并带来一些思考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