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疾风知劲草
这句格言出自《后汉书·王霸传》:“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原文记述东汉王随光武帝刘秀征战,始终不肯离去,光武帝以这句俗语称赞他意志坚强,经得起考验。意为“只有经过大风的吹迫,才看得出坚韧的草挺立不倒。”后常借喻人历经危难,刚毅不屈,又表示恶劣的环境可以检验人的意志。成语有用为“疾风劲草”的,也表示同样的意思。
《宋书·顾恺之传》说:“尔乃松柳异质,荠荼殊性,故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何异忠孝之质,资行夙昭。”《新唐书·萧瑀传》:“(唐太宗)因赐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旧唐书·萧瑀传》关于这一段是这样说的: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萧瑀大业之日,进谏隋主,出为河池郡守。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瑀顿首拜谢。太宗又曰:“武德六年以后,太上皇有废立之心而不之定也,我当此日,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因赐瑀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始见于《论语·子罕》的另一句格言几乎与此同义,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史记·伯夷叔齐传》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浑浊,清士乃见。”《荀子·大略》从反面阐释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宋释道原《五灯会元》道:“雪后始知松柏操,事难方见丈夫心。”都说明同样的道理。
风与草,似乎常成为作家诗人吟诵的对象。美国作家爱默生在其著名的《论自然》一文中用诗的语言赞美道:“Ever the wind blow,ever the grass grows。”白居易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因为以歌咏小草为主题,后人干脆以《草》名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似乎是大自然中最弱小的植物,但是,正是这弱小的生灵似乎也最有生命力:微风一吹就不免左右摇摆,但风暴过后它决不东倒西歪;秋风萧瑟中,小草未免枯黄,但春风过处,小草又会从噩梦中醒来。这难道不就是我们人类中占最大多数的弱小生命的生动写照吗?微小,但不卑微;弱小,但不软弱;它的个体虽小,它的群体却无比庞大……
三国魏曹植《矫志》说:“道远知骥,世伪知贤。”意谓道路遥远才能了解骏马,世道伪诈才能识别贤人。
又有俗语说:“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或作“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了解马的耐力,经历的事情多了自然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本质,比喻事物的本质终会显露,亦指事物的本质并不轻易就会显露。
在这里,“马力”似乎仅指耐久力,其实,马力可以有许多种,比如爆发力、冲击力之类;人心呢?人心又如何?人心之丰富、复杂、多变而至叵测更无须赘言。怕只怕人的短暂一生常不足以胜任那么持久的等待,所以往往要等到盖棺才能论定。
徐悲鸿 《天马六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