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华却贫穷,是有原因的
“哇,你好有才啊”
“可是我为什么还很穷?”
每认识一朋友,几乎都会对我说第一句话;
然而,每天晚上,我又会问自己第二句话。
曾经,我以为是因为不善理财。于是我学习了港大投资理财的课程。于是,我成为了理财思维界的富翁,但连理财的资本都没有。
曾经,我以为是因为花得太多。于是我开始记账。确实能对支出有所觉察,省下一部分不必要的开销。但是每到朋友婚礼、保险续期、以及自己急需一项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又捉襟见肘。
直到这周,上了胡一刀老师和易仁永澄老师的两堂课,我才明白原因。
一. 潜能梳理
按照胡一刀老师的《潜在优势盘点表》,我开始罗列兴趣。
由于近期我的主要目标是:启动以潜能来赚钱的模式,这里就把能赚到钱的兴趣罗列出来。那些纯陶冶,纯娱乐的就暂且不提。
写到这里,我发现了一个事实:
我原以为自己是大道因歧路而亡羊,但实际上,路也并没有很多。
再写目前的水平,就更令自己呵呵了:
三个字:都不强!
之后再按九宫格排序,结果相当尴尬:
1 最强的也没有强到哪去;
2 除了最强的,其他的都很一般;
所以不足以形成势能
二. 潜能评分
盘点潜能的第二步,是对潜能进行评分
填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想笑。
我说的不惜一切代价想做的事,却被“享受”轻而易举地排挤了;
从客观的维度:竞争对手,胜出门槛,顾客忠诚度这三方面,很少有强项。也就是说,我一直都是在闭门造车,很少去从外界的角度夯实自己的实力。
(我怕自己忘了,在行末写上了:所有结果都虚高一分。因为没有D选项)
还有更可笑又无奈的一点:
我赖以维持生计的方向,并不是自己的高潜;
目前所谓的高潜,也只是冲动豪气地说——我愿付出任何代价,抗击一切压力——罢了。
若不是上了这两堂课,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客观事实是这样落魄的样貌。
三.怎么做
正如《罗伯特议事法则》所说,所有的争论都应有动议(motion).
所有的困局,只有行动才能解救。
- 把工作辞掉,换成高潜方面的工作?
对现在的我来说,不现实;因为还不足以到达能维持生计的程度。
- 那就这样,反正一切安好?
不不,总有一天我的内心会再次焦虑。
就在周三,和老板刚参加完一个没有什么结果的车轮会。
会后老板说:就这样?怎么也得像A项目一样,拿到市场部的同意吧?
要是以前的我,肯定会无奈地列出客观原因来解释。
然而那时,我突然想起周二易仁永澄老师讲过的一个方法:多问一句。
于是我问老板:那A项目,市场部是如何同意的呢?
老板也开始边回忆边思考:其实原先按成本法算下来,这个项目也是没法向客户卖,赚不到钱的。但后来市场部想到,如果有A项目,那能够带动市场部的B项目的销量……
于是我突然开悟了:
做产品,不是满足了客户需求就可以;
现实地讲,在大公司,除了满足客户,还要满足各个部门的需求。
如果能让其他部门也赚到钱,或者也有利可图,他们才会接受。
以前我想:大家不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吗?满足了客户,产品卖得多,大家都开心啊~
现在才知道,这是长远的利益。如果近期的、部门的利益也能满足,他们才会愿意。
就好比,以前我们有一艘大船,我努力地向码头的人说:“上来吧~ 我们一起去远方的世界发现珍宝!”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人,都有追求极致的决心:“上你的船,还是其他的船能到?到得了吗?”
现在,更有效的方式是:“上来吧~ 我们一起去远方的世界发现珍宝!还能每顿免费给你牛肉~”
于是,以前“如何让市场部理解产品满足的需求”,就变为了“如何向市场部展示这个产品对他们也有利”;
甚至,对其他部门有利也可以。
回家的路上,我也有了答案:如何化解有激情的不挣钱,挣钱的没激情的矛盾?
1. 将有激情的天赋,尝试运用到挣钱的(工作)上面;
2. 从挣钱的工作中积累经验,积累资源,积累素材;
3. 提高效率,以控制工作时间,划定边界;
4. 确保有激情的方面,自己有足够时间的打磨和输出。
到那个时候,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表只是一个平面。
有了碰撞、挤压,才有了喜马拉雅和海洋的对立;
有了循环、共生,才有了山水之间的生命。
发掘潜能,不是非此即彼,
而是从思维开始,从行动开始,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