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的起源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它的产生一直要追到人类生活的原始阶段。
原始人在其劳动的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直。这种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在一定时间内,或者重复而无变化,或者变化而有规律,这就产生奏。这种简単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
再从现实生活来看,水手的摇橹和拉纤,建筑工人的打夯,码头工人的搬运,都可以听到集体的、个人的或彼此互相唱和的歌声,音调和谐而有节奏。
所以,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原始人在长期的劳动中,由于大脑和发音器官的发达,逐渐产生了思维和语言。
雅远古时代的歌舞总是互相结合的。如《河图玉版》中记载: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皋,三人披发而舞。“投足”是一种舞的姿态。三个人手里拿着牛尾巴,投足而歌,和三个人吹着竹筒,被发而舞,这正是歌舞和音乐相结合的最好的说明。在这种最朴素的集体文艺活动中,并没有某种单纯的文学独立存在着。
原始人的文学艺术活动,本是一种生产行为的重演,或者说是劳动过程的回忆,也可以说是生产意识的延续和生活欲望的扩大。因为其中显然包含着功利的目的,表示热烈的愿望。因此,原始的诗歌韵语常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总之,文学艺术起于劳动,而原始人的文学艺术活动是和他们的集体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原始人不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认为周围的世界可以用自己主观的意志随便改变。他们相信自己语言的力量,企图用它来“控制自发的害人的自然现象”,甚至企图用它去影响神,以达到某种望;于是常把歌当作“咒语”来使用。目的是为了满足对现实的要求,而方法则是把人们的能力加以理想化。这是属于艺术的创作。
他们想通过诗歌形式的语言来达到某种幻想的目的,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所以说,诗歌的发展,又与原始宗教的“咒语”有密切关系。
乐散文的产生较晚于诗歌,它是语言和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而以文字为其必要的条件。未有文字,早有诗歌,而散文则产生于既有文字之后。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促进了散文的发展。
散文本来不用韵,但它在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也要求简短、精炼,便于记诵,所以往往有节奏、有韵调而富于诗的味道。凡韵语部分,大抵也就是语言的旋律最自然、音乐性最强烈、词意最精粹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