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感悟婚姻育儿520亲子成长迹

“妈妈,她把蛋糕都吃了”,爸妈接下来的回应,对孩子很重要

2019-02-26  本文已影响11人  晨光微晓

妈妈,她把蛋糕都吃了

幼儿园放学接女儿时,老师将一个独立包装的糯米滋递到我手里,告诉我

“孩子做的,在学校她已经吃了一个了,这个是拿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的。”

3岁的女儿爱吃草莓,这个糯米滋里面恰好是颗红红的草莓。

回家的路上,她看到一个同学,从老人手里拿过糯米滋,自己美滋滋地吃掉了时,奶声奶气地告诉我“妈妈,她把蛋糕都吃了,我也想吃。”

女儿制作糯米滋

她嫩嫩的声音和渴望的眼神,在那一瞬间差点就让我沦陷,把糯米滋给她,但是我还是狠心忍住了。

并提醒她“你品尝了自己做的糯米滋,这个是多做的,要拿回家分享的啊!”

女儿眼神闪烁了一下,点了点头。之后又忍不住追加了一句——

“妈妈,分享的时候,我也一起吃好不好?”

“当然啦,和家人分享,你也一起的啊!”

在得到这个确认之后,她终于不再纠结,只是期待着赶紧回家,赶紧见到爸爸和哥哥,一起分享糯米滋。

那天运气比较好,见到爸爸和哥哥的时候,还有好友一家三口。

于是,我费了很大的劲儿,把一个小小的糯米滋小心地切了8块,在场每人一小块,品尝女儿做的糯米滋。

可能有人要说,不就是一块糯米滋吗?给孩子吃了不就得了,至于一群人欺负一个孩子吗?

我要说的是,这种行为并不是欺负。

当在场的人吃完仅够塞牙缝的糯米滋,并且对女儿说

“这个糯米滋真好吃。”

“真的是你做的啊!太了不起了!”

“谢谢你给我分享这么好吃的糯米滋!”

听到这些,女儿快乐的蹦来跳去的样子和眼睛里闪烁的光芒,让我觉得这一切真的都不是小事。

虽然3岁的孩子,可能尚不明白物权,也可能内心渴望多吃一点而不愿意真的分享,但当她看到大家的笑容,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想,她正在体会自己动手的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

当她体验过这种快乐之后,再面对某些选择的时候,她有可能就不再有那么多“只看自己”的犹豫了。

这种分享,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分享一个灰色的记忆。

结婚之后,我随先生家搬迁到他的出生地——旅游城市的小吃一条街。

夏日旅游旺季的时候,我在街上看到一对老夫妇带着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街上游荡。遇到吃饭或者旅游的人就凑上前去,老年男人浑厚的男低音喊着“行行好吧!”而小男孩负责上前伸手。

大部分游客看到这样的组合基本都会拿出一点钱递给孩子。

也有个别人直接想绕过去的。

而此时,小男孩就会伸出脏兮兮的小手,猛的追过去,在没“行行好”的人身上抓上一把。

我就见到过一个穿了白裙子的女孩,躲闪不及,一袭飘逸的白裙上多出一个皱皱巴巴、油腻腻的小手印。

对于沿街乞讨,我并不想过多评论,但是这个孩子的行为却让我心里极其的不舒服。

5岁左右,本是花一样的年纪,阳光一样快乐的成长阶段,却活生生在我记忆里,成了那个白裙之上的脏手印。

说起来,这实在不是这个男孩的错。

这样的行为恰恰是因为他的生存环境。周围人给他营造了一种“利己”的生存环境,他又有什么选择呢?

虽然时隔几年之后,一到旅游旺季,街上乞讨的只剩下了那两位老人,那个渐渐长大的男孩后来如何我已无从知晓,但是,他的成长轨迹我依然不敢乐观。

所以,当老师将分享的糯米滋交到我的手上时,我本来面临两种选择:“你自己吃吧”或者“这是要和大家分享的那个”。

我选择了让她眼巴巴地多等一会儿、少吃一点,看到大家,学会忍耐。

因为我知道,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状态,就要让他看到什么样的状态。

分享,是感恩的基础

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当机缘巧合时,尽早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成就感和快乐,这种成就感和快乐就能平衡她曾经要分享时经历的纠结,甚至比自己独享更快乐。

当然,我并不是提倡不分时机、不分场合的强迫分享,一味的强迫,孩子可能被痛苦遮住了眼,从而忽视了别人感谢的回应,也就体会不到“分享”的快乐。

所以,当老师将那个需要分享的糯米滋递到我手里的时候,这个时机就来了。如果错过岂不是损失太大,所以我宁肯忍受孩子的期待和“可怜巴巴”,而之后她的快乐和眼中的光芒也的确让我觉得我之前的忍受也是值得的。

学会说谢谢。

当她体会到了别人的感谢带给她的成就感和快乐时,看到别人享受分享之后的反应模式,她自然有了模仿对象,多经历几次,当别人分享的时候,她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表达感谢的回应方式。

别小看一句谢谢,这说明孩子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并愿意回馈这样的赠予。

让孩子有了理解更高层面平衡的可能。

一个很小的糯米滋,看似微不足道,却可以让孩子通过快乐和成就感体验,看到物质付出和精神酬谢的层面。

一旦有了这样的初体验,孩子将来就有可能跳脱出未来遇到的看似两难的选择,轻松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做出更有加高层次的选择。

而这样的选择,就包含跳脱出“蝇头小利”的算计,看到云层之上的阳光灿烂。

当然,感恩教育并不只包括“分享”这件事,分享只是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要慢慢让孩子明白没有什么“理所应当”、让孩子看到生命的可贵、更看到爱的流动性。

这样,孩子才能不是为了感恩而感恩,更是让孩子获得了一种感性的素质,而这种素质能够让孩子拥有在即使平凡甚至困顿中都能获得幸福感的能力,从而让自己的生命里始终阳光普照。

晨光微晓,俩娃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喜欢阅读,在育儿和写作中不断成长。投身儿童早期阅读近10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