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的最后一天
今天有良多感慨。
计划离职一周了,鼓足勇气去找领导,本来计划周一说的事情,因为领导出差放到今天。
这位领导科班出身,211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上份工作是跨国一流药企的省区经理,手下20-50人,按理说,他来我这小单位绝对是能胜任的,理念领先,也具有学习精神和奉献精神。
但是为什么业绩就是上不去呢?值得深思。
这个领导来这的时间并不长,在公司属于新员工,任何一名员工都比他来的早。所以他受聘作为集团总部的代表,被寄托了太多的深意,是派过来挽救我们的业绩的。
我们作为其下属也是深切期盼。
然而,来不逢时啊,2022年十月份,当时的疫情还是十分紧张的状态,风吹草动发现阳性病例就是一通封城和隔离。所以他来了以后,没有什么业绩,新冠业务的增量有一个保底的收入在,所以对于Tj领域也不是特别上心的搞。
一次次疫情高峰,推高了业务结算额,所以,顺利拿到了试用期转正资格。但是,实际上他也是心虚的,不小心在跟下属谈话时 表达了对自己是否得到老板认同,而感到不安。
然而,过了许久还是没有特别的业务增量,更可怕的是不但没有增量,业务量还出现了大幅度的萎缩和不景气。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是最痛苦的存在,每个月的任务都无法完成。每个指标都相距甚远。
每当前端把业务任务制定好,我们后端一看就觉得是在开玩笑。基准业务量设800,他设定目标为1500,再基于1500这样的目标去分解月度目标,硬生生的套装为一个军令状,哪里有什么激励的作用呢?签署了又怎样,完不成又不能怎么样!
目标就是让看的,不是让做的!
当销售开始觉得所有的任务不是用来完成的,那就很危险了,应付差事一样的消耗资源。怎么会有关键成果呢?!
这里已经经历了三轮的裁员,又经过了数次产能收紧。
目前的业务量是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动态总结的盈亏平衡点,一直在下移,但是营业额依然在下移,并没有形成逆转的趋势。而这已经是最后一个月的考核期了。
我不能换位去想,动动脚趾头就知道这位领导的压力是空前的。他甚至已经为了面子上看的过去,去签署了不名一文的合同,利润都是别人的,只是产品拿到我这做了而已。混来混去,就是多出来一些粗略的数字,利润根本就不存在的。
今天约他来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门是开着的,我敲敲门进去,关上门。
他蜷缩在沙发里,低着头,四十多岁的年龄,一头花白的头发,油腻腻的趴在头上。见我进来,他吃力的打了个招呼。
“你看起来很难受啊,我要不要等等再说?”
他一路摇头,“不不,说吧,我扛得住,可能就是甲流感冒了……。”
我这个时候,真的很可怜这个男人,工作已经很难做了,没日没夜的出差在外,却难以拿到工作成果,数次需要团建的时候,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
他,作为一个高级打工者,我甚至觉得他不值得,期权和分成在没有业绩的情况下如同废纸,工资给的比前期愿景少了一大半,这可太不如他当年做药的时候了。
空调开了一会儿也没什么用,室内冷清,他裹紧自己的衣服等着我开口。
说明来意后,他陡然的惊醒,他说他万万没想到我会走,这太突然了!于是他不顾头疼开始挽留,其实,有什么用呢,我若不是早就想好,我怎么会跑到他那里呢?
简书上记录了我一路焦虑一路的心酸,没办法,真心是没有办法。我也不想这么大年龄还去跳槽,也不想再经历试用期磨合,一堆堆,一件件,可能都是风险。
然后,谁能保证三个月后,这里是不是也要关闭呢?我不确定。我不是不信领导,我是不信奇迹发生。
日子再难也得过,希望我们都能平平安安岁岁年年,有活可干,有米可赚。!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60611/6bf52268be4f71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