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爱玲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生离死别,人之常情——《十八春》散记

2018-05-22  本文已影响1人  苏雅_移驾养心殿

背景音乐:半生缘

半生缘

看过张爱玲的《十八春》么?

起初我打算看她的《倾城之恋》,谁知看了几章没看进去,随手点击的《十八春》,却轻而易举地看了下去。

想起多年前看的一部剧《半生缘》,就是根据《十八春》改编而来的。

基本就是每天早上等车的功夫看,觉得悲剧进行的太慢了,男女主角都太辛苦。好不容易盼到他们相逢,却在这样的冷不防中看到了结局。

那是这个周三的清晨,当时在公交上找了个感觉形容自己的内心感受,就好像是一直憋气,然后难得一阵风吹来想舒坦一下,发现自己并没能喘上多大一口。

有些怅然若失,虽然知道这是悲剧,但是竟然是这种走向。男女主角遭受命运捉弄,好不容易久别重逢,互诉哀肠,将事情始末原原本本告诉彼此,不是为了再续前缘,只是为了不留遗憾,让彼此知道对方曾经一心一意。这就够了么?

好像人到中年,真就折腾不起来了似的。那种权衡左右后的任命,让人觉得无力。好像再深刻的爱也成了哑炮,并且好像没那么爱了。

电视剧里有句台词,曼桢说:我们回不去了。

想想,有些可怖。命运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我们。复盘的时候,时常困惑当时的做法,总是怨自己没能那样做。理性来讲,是当初的心境和阅历,导致只能产出那样的结果。但又有谁能证明这其中没有命运的推动呢?这些不可控,是会令人感到畏惧的。所以人才会格外攥紧自己能掌控的那部分。比如,曼桢和世钧十八年后重逢,还是会把当年发生的事情详细告诉对方。哪怕走出那间屋子,我们只能是朋友,日子还是照常继续。

但是心甘了。

所以,人活着是图个念想么?

数不清的念想,支撑我们度过短短一生。

《那年花开月正圆》里,周老四说,

人这辈子 太短了

这一晃眼我都快六十了

想想这辈子

喝过的那些酒

吃过的那些肉

打过的那些架

交过的那些朋友

走过的那些地方

我觉得挺值的

你就该像我一样

想干什么干什么

得让自己这辈子活得值 够本

愿我们都能 通透如周老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