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理简友广场

一只知了落地下

2023-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骑在牛背上看书

7月22、23日虽然是双休日,但工作的强度一点不低。不说也罢。

前些天有点不舒服的右边肩膀、胳膊在贴了两个品牌的东西,加上电动的金枪按摩器的按摩似乎好一点了,也不用刻意甩膀子了,但考虑到一周之内才走了几千步(实际是远远不止的,因为在家里、办公室是把手机放在桌子上,没办法统计步数),而“学习强国”上差个几千步才能获得相应的积分,在7月23日晚上还是出去走一走。

这次是去小区后面很久没有去的生态城散步,兜了一圈就开始往回走。在回走的马路上,突然听到身后传来知了的尖叫声,还没有转身就知道知了的声音不是来自路边的梧桐树,而是来自地面。

驻足,回身,确认地面上有一只知了仰面朝天,羽翼在扑腾,拍打着地面,却无法翻转,只能在原地转圈圈。我用纸扇拨弄着它的身体,它也没办法起飞。我左瞧瞧,右看看,不确认它是否从树上掉落下来,也不清楚是何时存在于地面。仔细检查它的羽翼,也没有发现有折断的痕迹,再听它的声音,似乎与夜色中树梢上的知了叫声别无二致。我俯身细看了七八分钟,才放弃了探究。

相距不过一米,如此近距离听到知了的叫声,应该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

当然,近距离乃至零距离接触知了,是很久以前的事儿。到了夏天,就是知了大鸣大放的日子。但是,它们在上树之前,是在地下。小时候,那些破土而出的知了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据说,知了的幼虫在地下往往需要一两年乃至十几年才能破土而出,然后羽化,再上树鸣叫。那时,无以为乐,知了的出土和羽化也成为我们小朋友观察的项目之一,也成为一个乐趣。有时候看到即将出土而尚未出土的这些知了,还会用细枝把它们拨弄出来。刚出土的知了是没有羽翼的,自然也就不会起飞。随着知了羽翼逐渐长出来,最初也飞不动,就如同羽翼不够丰满的小鸟那样,跌跌撞撞,升起复归降落,如此反复,我们也会一路追逐。

等到知了羽翼丰满上了树,就令人不喜了,主要是它的叫声过于高亢、尖锐,而且是无止无休,在炎热的夏天,这种声音让人有几分不适。有时候,也会觉得知了特别神奇,身躯如此之小,声音却是如此之响亮。据说这种因为其体貌特征而被人们称为知了猴、知了龟的知了只有雄性的腹部 有发音器,所以才会发出声音,又由于其腹基部的发声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其鸣肌每秒能伸缩一万次左右,加之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产生共鸣,故而其鸣声特别响亮。至于雌性的,因为没有鼓膜,就不能发声,被称为“哑巴蝉”。

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有一个池塘,边上有许多树,夏天自然是知了栖息的地方,由于夏天时不时有雨,于是在这里建了一个亭子,取名为“夏雨鸣蝉”,倒是赋予了知了不少诗情画意,与小时候在老家听到知了叫声就难免心烦意燥完全不同。

知了与一般的动物不同,它的生存靠的是吸食树液。知了有着像针一样中空的嘴,可以刺入树体,从而吸食树液,幼虫一孵出即钻入地下,在土中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羽化后上了树,也是吸食树液。

小时候,我们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用竹竿把树上的知了壳打下来,当时也不懂这些知了壳能够派什么用处,只知道有人收购,如同我们小时候也经常干的打莲须、折柳树枝条等一样可以用来换钱。现在懂了,知了壳——也就是所谓的“蝉衣”、“蝉蜕”——可以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等等。

以前有个同事,老家是山东潍坊下面的临朐,一次到他家,回来时送了一袋子干的蝎子,说是蛋白质很高,可以当下酒菜,吃过一次,剩下的不知所踪了。再后来,一个临沂的年轻人,送了我几瓶蝎子酒,口感不错。这时,我才知道蝎子可以吃。再后来,听说知了也是可以油炸用来吃的,不过,没有吃过,即使可吃,想想那模样,也恐怕难以下咽。

(拍摄于2023年7月23日)

图1 图2 图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